周明桂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泸州 646100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GZY20B07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知识与技能更新较快,企业管理也从粗犷式管理进入了精细化管理,对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在职人员、转岗人员、学校即将就业的学生要及时更新知识与技能与社会零距离接轨需要进行一定的职业教育培训,面临归口不一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学校,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面临诸多困境。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质量;困境。
我国是拥有14亿多的人口大国,对人口大国而言,解决就业就是一大难题。面临庞大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高低不一,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有较大的差距,国家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人证合一。随着我国改革的步伐加快,知识与技能更新较快,企业管理也从粗犷式管理进入了精细化管理,对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能让毕业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让已就业人员快速进行知识技能更新与提升,让再就业人员快速的掌握新岗位知识与技能,更好的融入岗位角色,承担岗位职责,这就涉及到再教育问题——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也是国民终身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社会培训机构较多,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面临哪些困境?
1.重数量轻质量,重知识轻技能
职业教育培训生源招生难,社会职业教育培训单位或培训机构比较多,归口各一,各个归口主管部门要求不同,资金匹配也不同,而培训单位的培训经费主要来自培训收费,为了能有一定的收益,培训单位盲目的扩大培训人员数量,而忽略了培训师资与场地等的不足,是否有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培训任务。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每年都在不断的开展,但培训的质量却不高,很多培训理论性很强,停留在文字表面,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师资的不足而弱化技能培训。而且培训单位间设置的培训专业或培训项目重叠,遍地开花,管理不规范,或是招生宣传方式方法单一,宣传渠道不畅导致招生难的现象。
2.重申报,轻过程管理
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或培训组织单位在项目申报与规划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申报材料准备也比较充分,申报成功后,在招生过程中宣传力度较大,但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忽略了过程服务和过程管理,职业教育培训因为时间相对较短,而很多培训要求只是一个培训证书这样的成果,只要培训达到规定的学时基本就能取得相关的证书,所以,对学员学习掌握程度上往往只停留在了表面,培训机构对培训过程考核也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案,所以很多都只停留在了管理的表面。
3.培训教材或考核题库更新滞后,培训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一般培训往往是针对于国家有新的要求、出了新的规范或标准,或者对新成员的入职培训、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几个方面,对于前者而言,国家规范及标准更新相对教材的更新会快几步,培训教材跟不上规范的变动步伐,这样就导致培训教材对应的知识还是老知识,而有些培训中教师结合新规进行了补充,但因为考教分离,我们考试的题库仍然还停留在老规范上,而题库自身新老规范混合导致学员考核过关率不理想。而后者主要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操作技能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培训内容还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这样会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4.培训内容不太丰富,且针对性不强
学员学得好与不好,主要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或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般培训基本上是短期培训,因此培训安排的内容相对简单且单一,教学内容单一,培训教师可能因经验不太丰富,仅仅根据培训教材而进行备课,培训内容或教学形式或手段不太丰富,这样会导致学员吸收不好,若培训非项目化教学,培训内容缺乏较强的针对性,这样学员吸收的效果更差。
5.学员的学习兴趣不浓,且自身局限性较大
很多培训均是有偿培训,若单位没安排培训,学员自己主动出钱申请培训的较少,很多培训不是由学员自己感觉知识或技能的不足而主动提出的,培训大多数是由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培训才能满足年度考核或者公司的要求,因此学员对培训的内容自身不是很感兴趣,学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主动学习意识薄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培训收效不好。有的学员文化层次不高,自身知识结构不具备,基础知识缺乏,培训知识可能就听不懂或者听起非常吃力,这样也会导致学习吸收不好,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自然就很小,还有一些学员,学习时间紧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肩负着公司正在进行的工作,这样导致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收效就小。
6.培训时间短,缺乏后续跟踪指导
很多职业教育培训的培训时间都是短期培训,培训时间短则几天,只有少数培训长达几个月,因此在很有限的时间内要系统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很难的,学校开设几年的课程才能训练出来的知识与技能,在几天或者几个月之内就要完成,这太牵强,所以很多培训只能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度可言,培训质量更谈不上好,很强大的老师也很难在短期内让基础参差不齐的学员有大幅度的提升。而针对取证的一些培训,线下培训完缺乏线上的跟踪指导,使得学员有问题找不到解决的有效渠道,问题越拖越严重,这样也不利于培训质量的提升。
7.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职业教育培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钱就好解决人力和物力问题,然而职业教育培训,政府或上级部门投入资金有限,因此大部分资金需要培训机构自己寻找资金来源,或者依靠学员缴纳的费用来支持,资金缺乏也会导致师资投入不足或者师资质量不高,资金缺乏也会限制实训的投资,导致实训条件不足,则无法达到技能训练的必备条件,培训质量提升效果自然不好。
8.培训师资薄弱,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不足
要培养优秀的学生,首先应有一批更加优秀的教师,学生培训质量的高低跟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与教学组织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同时教师知识储备是新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强则指导学生就更容易接收,实训基地的欠缺使得很多技能无法操作,这样不利于理论从理性上升到感性的认知。而教师没有经常参加一些新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就会导致教师知识与技能与现在的社会无法接轨,因此师资力量薄弱,再加上实训基地不足,对培训质量的提升有较严重的影响。
9.监管与评价不足
职业教育培训主要是由培训达到的课时来决定是否取得学时证明,或者通过考试取证的过关率来反馈学员培训的质量情况,培训学校一般也采取了对学员到课率的监管,上级也采用的上课全过程录像的管理手段,培训后管理部门采取了学员对教师上课质量的反馈评价,然而这些监管与评价相对比较薄弱,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很好的监管体系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而评价反馈不及时,培训调整会滞后,这也不太利于对培训质量进行提升。
总之,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之路还存在很多障碍,国家需要建立较好的培训管理体系,上级主管部门之间还需要统一步调,沟通协调,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还需要精心筛选培训内容,充分遴选培训所需的项目和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加强过程监管,加强培训服务意识,加大对优秀的培训师资的储备,建设良好的培训技能基地,被培训单位需要对培训人员大力支持与政策支持,培训学员也需要更加的努力,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提升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荣琴.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质量提升困境与出路[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
[2]姜乐军.有效学习理论下农民工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探索[J].成人教育,2018.
[3]韩倩.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路径、困境与愿景[J].高校后勤研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