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策略探讨 王如年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中   作者:王如年
[导读]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建设工程单位来说,信息化建设也势在必行。目前,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身份证号:3708111974122****9  王如年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建设工程单位来说,信息化建设也势在必行。目前,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此,以下论述了建设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策略,以供参考。在加强管理者个人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节约大量成本,保证施工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实现施工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策略;探讨
        引言
        在项目管理模式的体制改革中,将信息管理引入到项目进度管理模式中,体现了新兴技术在建筑业发展中的多元化作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建筑业的经营管理将更加科学化,充分利用信息中心系统平台构建多功能控制系统,实现项目管理发展和改革的最终目标。根据现代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市场趋势,我国需要以信息集中为主体。为了更好地解决项目管理的复杂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而面对一些更为紧迫的任务,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将更加显著。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概述
        近年来,建设项目总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建设管理标准也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目前,一些建筑工程单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片面关注经济效益,在管理上仍采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难以全面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施工计划设计、材料准备、施工计划执行、工程现场管理、施工进度跟踪、工程验收等诸多环节难以管理,管理效果难以有效提高,制约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全面实现信息化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强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有助于创造更大的建设效益。有关建设和建设部门要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集中集成,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多方参与协作的能力,并着重优化应用传统管理模式所消耗的通信成本,有效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提高工程单位的建设发展竞争力。
        2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缺少信息化管理意识
        许多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管理人才,认为技术手段比管理手段更重要。即使没有管理手段,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使企业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目前,许多建筑企业仍然采用过时、老套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一些管理者还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的问题。他们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在建设项目中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2.2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完善
        如今,各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业也不例外。很多建筑企业没有时间考虑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一些建筑企业即使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制度,仍然只是手续和敷衍,使得管理制度与信息化业务不匹配,信息化管理质量难以提高。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策略探讨
        3.1注重对计算机软件规范化应用
        由于工程建设范围广,施工时间相对较长,工程建设将涉及到许多专业施工技术。一些外部客观因素对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影响较大,导致项目建设难度加大。


为全面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应注意多方面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合理应用计算机软件对地理环境和建筑结构进行集中分析,并选择高效科学的分析方法,促进信息的稳定运行,优化化工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效果。建设部应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和工程现场具体情况,积极引进更先进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水平。积极在建设工程单位内组建信息技术团队,研究更多适应自身管理系统实践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集中调整管理成本,强化项目整体管理效果。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主要是实现信息传递、施工成本节约、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目前,施工企业相关技术研发部门应注意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在进度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多选择应用软件,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例如,在使用BIM软件时,在项目进度管理和控制中,管理人员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和软件平台,有效地获得各种创新技术对项目施工过程的积极促进作用。管理部门合理运用项目进度控制软件,适应施工现场的各项要求,加快施工进度,控制漏工、闲工。
        3.2建立高素质的人才团队
        为了保证建筑业信息化管理技术投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建筑企业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着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管理者不仅要把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放在首位,而且要有高素质、品行端正,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只有企业受益,个人利益才会得到保护。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对工程项目的类型有深入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施工企业还应及时引进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定期组织现有管理人员参加各种相关培训活动,加强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效率,促进施工企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信息管理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是对建筑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企业必须改变陈旧的观念和观念,确保全体员工在思想观念上保持高度一致,使建筑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3.3完善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为确保信息化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发挥作用,必须始终坚持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企业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和了解整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全面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的功能。其功能不仅应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还应包括机械设备的使用。安排还必须包括项目总体效益分析、项目规划安排等。建立专业的办公软件,以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为中心,充分发挥管理系统的作用和价值,24小时对项目进行良好的监督和监控。系统软件需要实时更新,使之更符合实际建设需要,加强系统软件服务功能的开发,更好地保证整个系统功能的效果和功能。此外,还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工作,并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系统存在漏洞,应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只有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才能更好地保证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行,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4完善物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要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完善物资管理技术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行物资分类管理。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明确各类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的具体步骤,促进物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工程建设企业和决策机构要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充分凸显各种技术应用的优势。在多任务的开发中,需要根据项目建设概况,重点集成相应的管理软件。管理者必须创新原有的管理模式,增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效率。将专业门户网站与在线交流有效结合,全面突破时空要素和环境要素的限制,集中展示管理活动的规范化。
        结语
        管理者要及时发现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入手,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各类建设项目的发展,提高我国工程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沈德安.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策略探讨[J].防护工程, 2020, (36).
2.梁文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策略探讨[J].城镇建设,2020, (19).
3.黄俊.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策略探讨[J].工程管理前沿, 20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