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常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云南昆明 652103
摘要:歌剧作为一种综合多种艺术元素的艺术体裁,在艺术类高校中,特别是音乐类学生中应当引起重视,重点去分析歌剧中的细节,广泛了解歌剧的由来及发展,重点学习歌剧中音乐部分,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歌曲片段跌宕起伏、歌剧选段完整震撼,其中的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作为教师如何在艺术类高校中更好的开设好歌剧赏析课,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关键词:歌剧赏析;学生美育;音乐
一、歌剧赏析的方法
(一)教师对歌剧赏析课的备课
在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针对不同学生,教师应做好完全备课,那么何为完全备课呢 我们从歌剧课程本身看,歌剧赏析课的开设,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从一部歌剧中通过观看、歌剧选段的学习、歌剧背景的理解、创作团队在创作过程中的细节设置,通过一系列广泛角度的了解去学习整部歌剧的全部内容;一方面通过教师在备课中的知识点筛选,选择最为重要的部分去强调,并做总结性的讲解。从学生角度来看,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疑问以歌剧《白毛女》为例:剧中的白毛女被村里人说是“鬼”,长白的头发,夜间出来寻找贡品做食物,这一系列的行为在村民看来确实像“鬼”,可谁知背后真正的原因,除了被逼迫时精神压力巨大白了头,在常年只有贡品吃,身体没有其他物质的补充下,列如盐,是会让人白了头,这一系列的细节,可能都会成为学生的疑惑。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好完全准备,以便在自我的深入了解后,更为细节更加清楚的去为学生解答。
(二)学生在学习时应具备的条件
首先学生在学习歌剧赏析课时应注重教师所讲重点,赏析课可加入预习步奏,预习步奏主要以观看整部歌剧为主,可总结出简短的观后感,一是记录观看感受,二是可以从第一视角去回忆歌剧片段。在课堂讲授后,学生需要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或最喜欢的歌剧唱段进行细致学习,从唱段前的台词入手、唱段中歌词的朗读训练,咬字清楚,字正腔圆,加入唱段所体现的情绪,都需要学生在具体学习后仔细去体会,反复去揣摩人物内心,这是也音乐表演类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方法与能力。
(三)歌剧赏析的具体方式与步奏
通常在线下课堂教学中,我们都以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教课,但歌剧赏析这一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艺术体裁,在秉承传统教学模式下,应该结合更多的交流互动教学模式,适当时还可以加入戏剧表演专业的现场演绎教学模式,因为歌剧本身就是由舞台表演展示呈现的,所以加入舞台表演的教学也是必要的。
我们可以选择一部经典且很有学习价值的歌剧进行教学,在选择前就让所有学生去观看,且反复观看,观看后需要学生写出简单的五百字左右的观后感,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歌剧情节的回忆,以及当时观看歌剧时内心的情感共鸣。
随后先介绍歌剧的创作历程包括歌剧情节中的一些人物原型,做深入仔细的介绍,例如:歌剧《沂蒙山》中“夏荷”的人物原型,就是我们所了解到的沂蒙红嫂,本事千金之身,为革命事业放弃富足无忧的生活,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生下的孩子,都来不及喝母亲的一滴奶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没有营养,只能喂孩子喝下血水,最终依旧挺不住牺牲了。经过这样仔细深入的介绍,才能感受到歌剧真正要给我们传递的“革命精神”动人故事,可能学生仅在观看时不能感受到这样的真挚的奉献,但在了解到真是背景后,对歌剧一定会有更深的见解。在了解完故事背景后需要一张完整的人物关系图,让学生清晰了解人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故事主线的发展也需要以讲授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在歌剧故事篇了解深入之后进入到音乐部分,了解歌剧整部的作词作曲者开始,还能了解到其他音乐作品,也是对音乐知识的扩充,歌剧唱段需要分成曲式分析、风格探索、段落学习多个部分去深入学习,学习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唱段,与同学合作完成歌剧片段的实践演出。经过这一系列深入严谨的学习,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才能在能力上真正有效的提高。
二、通过歌剧赏析课所得的收获
(一)从教师角度所得收获
通过这一综合性较强的科目的开设讲授,对教师的综合性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在备课、讲课、答疑环节都需要做到全面的充分的准备,对于教师来说也是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去引导学生,无形中影响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所以这一课程的开设对于教师来说也具有一定程度上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从学生角度所得收获
经过真实的实践课堂调查,学生在系统全面的学习完歌剧赏析课程后,做过实践的汇报演出,在整个过程中实践演出的效果有很高的质的提升,学生在演唱歌剧唱段时,结合对歌剧内容歌剧情节的了解,学生能从舞台动作、舞台神情多方面去表达歌剧唱段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很好的体现,在生活中也能发掘综合学习能力、思维全面发展的潜能,所以歌剧赏析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价值是非常高的。
三、歌剧本身的艺术价值
(一)文化传播价值
文化传播对于各类学者来说都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往小了说将国内各地带有地域特色的歌剧进行巡演或在外地就读的大学生了解就读地的文化特色,再传播至家乡,不止能开拓地方人民的文化视野,还能增长各地旅游业的发展,让人们对他乡有一种好奇感,愿意去感受地方风土人情;往大了看我们将极具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优秀歌剧传播至国外,不止能让国外学者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精神影响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还能一定程度上让世界认可中国优秀文化,将我国的民族文化传递至世界,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二)文化传承的责任
就中国歌剧而言,近现代的优秀歌剧较多,在这之前人们大多数观看的舞台表演都以戏曲为主,所以近现代歌剧所表达的大多都以演绎农民生活、革命精神、战争事迹为主,都体现出时代的气息。所以像这样优秀的歌剧创作者每个时代都应具备。学习歌剧赏析,也是培养一些具有全面思考能力的人,具有研究现实生活,发掘艺术所在,转化创作成体现时代故事的歌剧能力的人,这也是我们学习歌剧,所担任的时代精神传承者、时代故事创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四、结语
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文化更新是迅速的,我们在创新的途中也需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具备终生学习的对知识的态度,在生学习的同时更加不能局限与课堂,需要开拓视野,学习广泛的专业知识,并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的更为重要的东西,所谓“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知识不如教授其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是当代所有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