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牵头的EPC模式成本管理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中   作者:吴飞1 郭峰2 柴超3 陶德秋4
[导读] EPC模式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的合理化,是 EPC 总承包商参与项目建设关注的重点,成本管理是重中之重。探讨了设计牵头的 EPC 总承包商在设计各个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提高成本管理质量。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吴飞1   郭峰2  柴超3   陶德秋4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1

[摘要]EPC模式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的合理化,是 EPC 总承包商参与项目建设关注的重点,成本管理是重中之重。探讨了设计牵头的 EPC 总承包商在设计各个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提高成本管理质量。
[关键词]EPC 总承包模式 ;成本管理 ;设计牵头
        [引言]在经济结构深层次调整的大背景下,EPC大潮已经全面到来,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已成为工程建设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EPC模式具有“实现全过程价值最大化追求,发挥全专业资源高效统筹”的优势,目前越是高端的、越是前沿的、越是重大的工程,越是主动要求采用EPC模式。EPC模式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我们应顺应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致力于大力推广EPC模式,做好设计牵头的EPC总承包模式成本管理。
        1模式分析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人在项目建设中具有较大的工作自由度,业主主要是了解工程进度、质量和建设结果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和合同规定的功能标准。业主可以聘请监理工程师监督总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也可以不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但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对项目实施总过程进行事后监督。总承包人是 EPC 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质量及专业分包人的履约行为负总责。
较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而言,EPC 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3个优势。
        (1)EPC 模式下业主通过一次发包解决了项目全部设计工作和工程的实施、材料设施装备的采购、检验试验工作。(2)可以有效克服环节相互制约、相互脱节的矛盾,实现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加快工程进度,合理控制投资,提高项目的经济性。(3)建设工程范围和责任界限清晰,责任主体明确,明确量和价的责任归属,避免权责不明现象的发生。
        通常EPC总承包商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建设期间的项目风险很大程度上由 EPC 承包商承担,尽管这种合同模式的风险大很多,但只要 EPC 总承包商有足够的设计和施工的管理能力与经验,就可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如何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的合理化,尽可能规避风险,确保合同约定的顺利达成和获得预期投资效益,是 EPC总承包商在参与项目建设的关键,其中成本管理又是其重中之重。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在项目决策正确的前提下,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总费用的1%~2%,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达到75% ~95%。在 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阶段对项目工程成本和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
        2.EPC总承包项目设计阶段和重点汇总
        项目设计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采购、施工、试运行等阶段相互配合的有机融合,因此,必须要制定合理的设计成本管理流程。以民用建筑为例,设计过程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3个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加强与业主和联合体单位的沟通,同时协调联合体单位共同参与设计方案的选择,对外立面造型、使用材料、施工方便性、可行性、经济性等提出相关建议,有效控制方案造价。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是在图纸上对方案设计的落实,本阶段设计院协调联合体单位对施工图纸提报施工图预算(签字认可),设计院根据合同清单控制价进行校核,将施工图设计预算控制在合同价格范围内,并留存相关书面资料;图纸核对无问题后由设计院协调建设单位签字,形成书面成果,并协助建设单位及时开展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这个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方法是推行限额设计和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
        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按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通过对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参数匹配、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促进限额设计落到实处,树立设计人员的高度责任感。采用功能细化、去掉多余功能、对造价高的功能进行重点控制等方法,可以实现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最终降低工程造价,实现建设项目经济效益。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依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求或设计单位发现设计错误时对原设计做出的调整,包括对原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优化。设计变更应以图纸或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形式发出。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尤其需要慎重对待对影响工程造价较大的重大设计变更。首先设计单位要认真做好图纸的审查工作,尽量减少图纸中的错 漏现象 ;第二设计单位要提高设计深度,完善设计图纸 ;第三要加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 ;第四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图纸的可施工性,采用 BIM 或平衡设计技术模拟施工;设计院在接收到业主单位对经其确认过后的设计方案及设计图纸(含变更)调整需求时,设计院须及时跟联合体单位沟通,明确建设单位对方案调整要求并要求建设单位提供书面资料,若有费用发生时,同时向建设单位提出方案调整发生的费用明细,和建设单位及联合体单位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设计人员方可进行方案调整。
        与常规的设计项目相比,EPC 总承包项目的设计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初步设计的出图深度,及早明确项目基地的地质状况,改变建筑只出平面图、不出或少出立面图和剖面图,结构只出上部结构、基础和基坑围护滞后的情况,设备只出系统图或标准层的情况,图纸上构件尺寸标注要采用标准做法准确标注。
        尽快编制《建筑工程设计EPC工程标准化做法》,为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等不同阶段的融合推进提供统一的标准化基础,防止设计失误,全面提升设计质量。
        (2)改变重视出图轻视说明的做法,在设计说明中要尽量明确关于材料设备的选型,采用的标准,做法工艺等内容,减少工程造价计算的不确定性,要区分不同项目、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写设计说明。
        (3)设计各专业的图纸要密切配合和互相检验,避免出现各专业间做法不一致或矛盾的地方,各个章节之间的设计说明也要前后一致,避免生搬硬套、前后矛盾,对于有二次装修的项目,一定要明确二次装修和普通装修的范围界定,避免今后盲目扩大二次精装修范围和不必要的少算和漏项。
        (4)对于专业分包工程,如单独的幕墙工程、景观市政工程、特殊工艺如体育工艺、医疗专项、厨房工艺、舞台设备工艺等,需要专业设计和分包单位及早介入,提前做好配合,减少后期施工的交叉重复和返工浪费等现象,对分包工程的造价控制心中有数。
        (5)在总承包项目中,设计管理过程和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以及施工管理过程是有机交叉、互相协调、互相制约的一个综合管理过程。在设计的方案阶段以后就可以逐步开始采购计划编制、询价计划编制,询价方案和结果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所以,必须不断提高设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加强与采购管理和施工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人才转型的复合发展,培养大量的既懂设计又懂管理的复合人才。
        建立投资策划的体系、建立《限额设计参数指标库》,明确各专业、 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保证EPC 项目设计阶段的安全性、 功能性、统一性,保障以成本限额、品质保障为目标的设计方案的实现。
        3结束语
        对于设计单位来讲,EPC 总承包模式既是巨大机遇、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改进,并转换固有的工作习惯,不断提高把控项目全局的能力,通过合理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管理,在保证达到合同约定标准前提下,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目标、获得预期的经济收益,在工程建设领域不断突破和长久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