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麦宗梁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中   作者:麦宗梁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施工质量受到更多关注。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原料,其施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裂缝问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保障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广东城建达设计院有限公司 麦宗梁   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施工质量受到更多关注。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原料,其施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裂缝问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保障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混凝土裂缝;防治
        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质量水平对项目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但结合当前工程实际分析,在使用混凝土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措施,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裂缝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当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裂缝的情况时,混凝土内部的预埋钢筋就会全面的暴露在空气当中,而空气当中富含氧气和水分,这些物质和钢筋极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预埋钢筋发生腐蚀或生锈的情况,降低钢筋自身结构强度,从而导致建筑物整体质量偏差。并且在产生混凝土裂缝后,施工管理人员没有针对裂缝进行弥补措施,便会对后续的施工工作开展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产生安全事故问题。第二,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时,建筑物的自身强度便会大大降低。长此以往混凝土表面裂缝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一些阴雨天气较多的地区。这些裂缝会随着扩大向建筑中心开裂,并且随着开裂进行分散,导致建筑物混凝土裂缝越来越多,从而为后续业主使用人员埋下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设计问题
        在初始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土木工程混凝土的结构,那么将无法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类型、参数、构件尺寸等方面,努力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其中,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应当合理设置混凝土的等级、强度,避免产生裂缝。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理配置钢筋、建筑构件,避免给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2.2材料问题
        第一,进行混凝土的配比过程中,通常粗骨料中会有很多的针片状石子,并且数量较多,就会增加混凝土中的孔隙。若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较多,或者是细骨料的粒径很大在夏季施工就会增加了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机会。另外,混凝土中会使用到不同的集料,在收缩性上也会有加大的影响;第二,在选择水泥上,如果选择低热水泥,混凝土此时的水灰比太高,也会发生裂缝;第三,如果混凝土中添加了太多的粉灰土,强度就会下降,产生裂缝。
        2.3温度应力问题
        没有达到标准强度的混凝土构件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外部温度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温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那么温度应力将不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但如果温差较大,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本身的强度,那么就可能发生塑形收缩,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庞大,内部温度难以有效释放,容易出现此类裂缝。为了有效控制裂缝问题,工作人员在施工中要加强分析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结构,优化施工方案,准确地进行计算、实验,加强对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从而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



        3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3.1优化结构设计
        做好混凝土的配比后,要结合当地的实际考察情况,再次对环境进行审查,确保地基周围环境和水泥使用量配比,正确测定好负载、受力状况等参数,结合当地的地质报告,做好地基的设计工作。避免出现地基不稳、地基下沉等现象,防止结构出现问题。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师为了确保工程的经济性,降低水泥的用量,可以适当的采用钢筋加固的方式进行施工,适当采用强度适中的混凝土材料,避免出现裂缝。在结构设计中可能会出现长度和体积较大的设计,这时要注意留有一定的伸缩缝和沉降缝,避免由于结构的变化出现裂缝问题。控制含土量和强度等级,把控好骨料的应用量。一般来说,砂石的应当选择抗风化程度较大的硬砂,避免采用较软的海砂。同时搅拌工作需要采用较为洁净的水,一般来说,用自来水或地下水。含有杂质较高的废水、海水等需要进行过滤再进行使用,避免对混凝土当中的内部钢筋出现侵蚀。
        3.2严控混凝土原材料
        进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要按照施工操作流程,同时要严控混凝土的原材料。在混凝土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水泥,整个混凝土的质量都是水泥的质量所决定的;因此,要严格地把控水泥的合格率,进行采购水泥中,工民建企业要选择品牌和信誉好的水泥供应单位,要提供资质和合格证明,与此同时,要确保同一个批次的水泥质量,现场的监理要监督水泥的质量,要进行抽样的检测,抽查其质量,确保水泥的质量,从源头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进行配置混凝土过程中,要合理地控制混凝土的实际用水量,配置过程中不能使用生活污水,主要是污水中有大量的杂质,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导致混凝土在应用中增加裂缝的产生概率,要选择干净的水,并且水中的有害成分不能太高,确保配置的混凝土能够符合施工标准和规定;另外,进行配置中,要合理地控制水泥和沙子的用量,施工人员不能擅自地更改其比例,确保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3.3温度裂缝的控制
        第一,对混凝土的绝热升温进行控制,首先,降低水泥的使用比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升温内热源主要来自于水泥水化放热,降低水泥的使用比例,就可以控制水化热。通常使用的而方法为:降低坍落度、加入大块石、降低砂率、应用科学比例的化学添加剂、选择科学的搅拌工艺。其次,选用低热水泥,在选择水泥的原材料的过程中,要优先选择低热水泥,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水化热反应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降低浇筑温度也是其主要工艺之一,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在高温下施工,在施工前还要对材料进行预先降温等,以此确保浇筑的温度能够达到标准。再次,缩小当量温差,当量温差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干缩现象造成的,要缩小当量温差,必须降低干缩率。最后,对混凝土进行强制降温。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其内部预埋水管,将冷却水灌入其中,以此降低其内部的温度,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其施工质量。
        3.4加强施工监督管控
        为了有效落实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和部门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尤其是混凝土浇筑环节,并提高对各个细节作业的重视。管理人员要明确混凝土浇筑时间,合理选择混凝土运输路线,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同时应当加强模板安装、混凝土泌水等问题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为了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在最终凝固前进行二次压抹,铺设脚手板,以保证混凝土扩散应力的均匀性。在浇筑过程中,要坚持连续性原则,避免出现混凝土断层。
        结语
        为了有效控制建筑混凝土的裂缝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加强施工过程的管控,提高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优化施工技术,做好养护工作,全面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保证建筑使用寿命,为居民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场所。
参考文献
[1]王卫红,刘风琴.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治理研究[J].居舍,2020(09):154-155.
[2]张玉敏,周先镭.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环球市场,2019(07):58-59+213.
[3]吴刚武.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9(03):55-56.
[4]韦金茂. 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探究[J]. 城市建筑, 2019(12):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