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秋燕
云南大理市湾桥镇中心完小 671008
摘要 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学教师在情商需求上,在教育专业性上,在教学技能等多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容提出: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技术结合,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结合,专业信念与阅读结合,优良品德与以德育结合,强身健体与抖擞精神结合。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素养,学生成长
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不仅源自小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对于教师职业管理体系,教师资格规范以及考核体系相关。我国社会普遍认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门槛相对较低,可以轻易取而代之。提高小学教师整体发展水平,改变小学教师群体在大众视角中的形象,提高小学教师职业的入门水准要求以及教师培训质量,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保护,是对广大教师的保护,教育发展的一种保护。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教育部门设置专门的培养发展体系,一方面教师亦可自我把控,通过终身学习,不断促进专业发展。
二、 小学教师专业的发展内容
立足小学教师专业性的把握和发展,改变大众对“小人之学”是“浅显之学”的看法,是小学教师培养提构建的基础和起点;立足于儿童成长,有效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立足于教师自我发展,是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满足感的有效途径。
1.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技术相结合
关于专业知识的分类教育学界都有着不同的说法,国外知名的有舒尔曼以“教师把他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所能理解吸收的知识”为指导,把教师专业知识分为“科目知识,通用教育学知识,课程知识,课目教育学知识,学生及其特征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以及有关教育宗旨目标价值及其哲学历史的相关知识”七类。国内学者通常将其分为“本体知识,条件知识,实践性知识”。
1)学科专业知识的素养。首先不仅是小学课本上的有关科目,也不止中小学,甚至大学的相关学科内容,而是该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对该学科的思维模式有所把握。熟知所教科目的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以及了解该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历史,是该科教师的“必修课”。而完成这些任务,小学教师必然离不开一张完整富有条理的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
2)基础知识素养。也可以称之为百科知识。如果说对于其他学段的教师而言,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核心,那么百科知识大多处于可有可无的“加分项”,但是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却意义重大。正如后现代的儿童观所提到“儿童的思维远超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儿童时常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是他们通过创作性的填空来描绘已知世界”。儿童的创造性,可塑造性极强,他们渴求探索的空间极广,这是小学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也是对自身知识素养的广度提出的新挑战。
3)课目教育的知识素养。
即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着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发展特征,做好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做好一些列相关目标内容过程等分析的知识素养。
4)教育技术的知识素养
具有对教育技术的准确把握,清楚教育技术的基本操作,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念。
2.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相结合
教学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推动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相结合,不仅是研究人员的工作,也是小学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整理,自我构建,自我突破的道路。
教学的实践包括许多方面,包括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是对课程的本地化,在开发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教学的管理,包括对班级学习,班级纪律的管理,对教学时间的管理规划;沟通协作的能力。包括疏通家校之间的沟通渠道,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与学生的交流,与家长的交流。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成就感
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相结合。一方面,让小学教师从循环往复的知识传授中脱离出来——教师关注的不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每一届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本人。相同的知识,不同的教授方法,与个性张扬的灵魂相碰撞,能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而能捕捉到这些火花,发现其中的问题,是小学教师发现问题的开始。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并不肤浅的停留于问题的表面现象,而是需要在大量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基础,提炼出问题背后存在的核心,把“问题”转变成为“课题”,才是真正做到了实践与研究的融合。另一方面明确小学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上升的,每一轮教学的开始,教师的都会有所沉淀。教师在每一轮的教学不断反思成长,在校本课程研究方面颇有成果,都是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促进教师不断进取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
??三、与学生共同成长?????
班与班之间所发生的矛盾,要能够学会正确对待,切莫护短,张口闭口就是它班学生不对,对别班同学指手划脚,骂骂咧咧,这既有损自己的形象,又不利于团结。我们知道,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每个村的学生都被分到各个班级中,可以说班与班之间因为学生的原因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要加强班与班之间的交流、合作,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做一个像孔子一样的教师,永远跟自己面前的学生紧相伴随、一起成长、一起进取,对笔者而言,眼前川流不息的学生,有着张扬的个性,带着时代的气息,从和他们的合作与交流中,我觉得自己又和时代接轨了。学生也促使我自己成长,受益非浅。
当代社会的发展是飞速的,知识的更新至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人们的需求质量也只会更上一层楼。人才的质量要提高,人才的能力要多元,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和国际形势,对我国的教育提出新的挑战。面临当前问题,任何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过程都是漫长的。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适用到每个学生身上,任何过程都容不得差错,特别是教师遵循指示实施到教学上这“最后一公里”,更是至关重要。政策到行为的转化,教师作为这一步的实施者,本身的能力要过硬,专业要过关。伫立于纷繁复杂的二十一世纪,小学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站,是打牢基础的关键时期,新的变化给小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少非. (2006).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意义 内容 策略. 中国教育学刊, 2006(02), 59-62
[2] 程岭. (2020). 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规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