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四川天府新区第五中学 610222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也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项目学习法是基于传统方法的创新策略,即将知识分门立项,把项目作为教学重点,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们的自身学习兴趣,其在高中课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效果。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们应该主动了解项目教学的特点与含义,并结合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实际来更好地应用项目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效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实际策略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围绕某个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其需要教师们合理的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项目学习理论的发展情况,并将其作为基础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保证班级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与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不但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个人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1.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途径
1.1正确理解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项目教学法就是需要教师们首先结合信息技术教材与实际教学内容来将其分为多个不同的项目,同时把班级的学生们确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实际主体,更好地调动高中学生们的个人学习主动性。项目式学习法的首要任务就是正确认识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任务的制定初期,教师就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对学生表明任务的内容与目标,以及现有的操作条件。此外教师要注重利用网络平台或者教学软件对学生们学习情况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们加以积极正确引导,使得各种环节符合现有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更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1.2切实考虑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在教师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学习任务后,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探讨,将各自存在的疑惑记录下来,然后进行专项的讨论,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思路,这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们创造出相应的教学环境,通过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各个知识的具体情节,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内容,在包含真实性问题的基础上尽量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制造真实情景来吸引学生,使得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代入感,从而让学生真切理解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
1.3分工合作
分工合作意在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到项目学习法的分工和合作的重要性,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性格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小组中,均衡搭配,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整体对项目学习法的深刻理解,因为一个小组存在不同性格的学生,也就存在了不同的认知方式,使得可以更好的解决不同人群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教师们可以将本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各个小组应当对知识内容做大致的讲解,对于有分歧的任务,组员可以探讨,也可以请教师加以指导,从而加深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
1.4合作探究
每一位小组成员为了更加有效的参与到小组的项目学习探究中,也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贡献。为了更加高效的解决自己的课题,每一位学生都得积极利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收集相关材料,比如:手机、电视、电脑、报纸等等,只要是有利于小组解决问题的资料,都有收集的必要,使每一位同学理解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收集完成后,需要将其整理存档,并选派一位同学专门负责资料管理,以便于后面汇报演示使用,也能实现不同小组间的资源共享,更加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探究。
1.5汇报与总结
当项目式学习结束后,汇报演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测过程。汇报演示可以直接体现小组的合作成果,也可以检验出一个小组的合作是否足够默契,汇报集合了学生小组的大部分共识与智慧,也可以直接体现学生小组的认真与否,可以通过这一步骤理解学生小组对项目学习法的理解能力,因为每个小组可能对项目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这也就使得结果并不相同,从而汇报与演示方式也会更加繁多,但无论如何,汇报演示的最终目的是使得人们理解学生小组研究的知识,每个学生小组可以通过汇报演示展示出他们获取的知识,然后可以通过其他小组和教师评价改进,进而使得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结果更加趋于完美。
2.项目式学习法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学习任务与目标的可行性
教师在制定学习任务与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所制定目标的切实可行性,不可制定虚无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指导学生有条理的划分层次,并且还要保持一定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动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方法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要做到这点,教师需要先分析学生学情,了解学生已有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目前的情况。
2.2充分考虑学生特点
教师在项目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特点,使得教学更加高效,更加可行,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后,可以促使任务更加的科学可行。
2.3注意任务难点的合理分配
项目研究中的重难点,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合理的分配好重点任务和难点任务后,才能更加有效的解决现有任务,每个课题研究中包含的难点不宜多,合理即可,应该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点点滴滴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我探索时间,让他们自我探索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深刻理解教材中所提及到的知识点,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从而使得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项目教学法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的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加强学生对分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从而有效的提高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云.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信息技术学教学,2014,39(1):3435.
[2]缪仁票.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学教学设计[J].信息技术学通报,2012(10):2326.
[3]陈建英.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0,09:64+67.
[4]廖常琴.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3,10:36-3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