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中城乡学生差异研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2期   作者:王莎
[导读] 国务院在2012年颁布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意见及要求
        王莎
        作者单位 晋中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国务院在2012年颁布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意见及要求,明确强调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针对性的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在教育上的差距。其中农村教育的文明建设及发展不容忽略,这一点是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及依据。作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非常关键。但是在开展这一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城乡学生差异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城乡学生;差异研究
        引言
        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难度系数相对偏高,城市与农村在开展这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实质的投入力度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差异较为显著。学校一方面需要关注特色教育研究工作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需要以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为基础重塑自身的教育教学框架。促进自身的特色化发展,确保城乡教育的均衡落实。城乡学生差异问题的分析及研究不容忽略,这一点能够为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
        在建设新中国后,我国的基础教育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学得好”和“上好学”存在明显的区别,并且问题比较凸显。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备受关注,同时成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矛盾。作为创新校外教育以及深化社会实践的重要举措,研学旅行不容忽略。研学旅行中所涉及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比较丰富及多元,能够更好的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及优势,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学校可以采取集中食宿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集体旅行活动,促进校外教育活动的顺利落实。学生可以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丰富个人的知识,开拓个人的视野,提升思维的广度。在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创新精神与自主意识,个人的实践能力和自理能力得到了间接培养及提升。学者在对研学实践教育进行分析时明确强调,这一教育活动有助于社会实践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完美融合。学生能够主动陶冶个人的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自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因此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对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及升级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中城乡学生差异
        (一)学生能动性存在差异
        城市学生的教育教学基础比较牢固,教育背景较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参与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城市学生比较主动并且非常自信,能够利用自己在课外中所积累的知识,认真感知研学旅行中所遇到的各种新事物。

主动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所获得的收获更加丰富。相比之下,乡村学生的教育教学环境比较有限,知识背景还不够牢固,还没有构建成熟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参与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时往往比较被动及消极,缺乏自主实践的意愿。同时难以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对各种新鲜事物进行主动的感知以及判断,这一点使得一部分学生比较自卑和消极。
        (二)学生思维层次存在差异
        学生思维层次上的差异与学生各自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存在明显的联系。城市地区的经济实力比较强,在教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优于乡村地区。因此在参与各种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时,城市学生的思维层次更高。能够对同一个社会现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及研究,提出个人的独到意见,同时能够获得教师的认可。但是乡村学生的知识背景比较有限,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相对较差。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对研学旅行的认知不够充分。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被动,对教师相对较为依赖。这一点使得学生的社会成长以及交往受到一定的束缚及影响。
        三、缩小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中城乡学生差异的对策
        针对上文中所出现的各种不足,我国需要意识到城乡教育差距的负面影响。以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基础,抓住这一重要的教育教学板块。首先,积极保护乡村文化,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以及统筹兼顾,实现双向流动。以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为基础,鼓励城市以及乡村地区的学生主动探索不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变得更加自信,确保乡村学校也能够共享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双向流通的过程中,有效的缩小双方之间的差距。
        其次,摆正农村的位置,避免传统的农村视角。关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尽量避免农村地区在教育教学上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关注对不同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教学元素的创造性使用。实现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提升,统筹解决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变革问题以及矛盾,促进两大教育板块的均衡发展。
        最后,关注对不同资源类型的分析及研究。以科学价值分析和环境工作为基础,深入了解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中城乡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源。这一点对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结语
        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教学中城乡学升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双方的差异比较显著。针对这一现实矛盾,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地区都需要注重对自身的思维分析,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郭可一.基于研学旅行的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
        [2]苏晓丽.城乡学校研学旅行共同体构建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C),2019,000(010):P.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