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
以《PLC技术应用》课程为例,探讨了在线教学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分为课前线上学习、课中线下学习、课后线上巩固提高三个阶段。实践证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网络优质资源共享共建,拓展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一 《PLC技术应用》课程现状分析
1 课程内容已重构、序化,实施项目式教学
依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能力要求,重构、序化教学内容,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维修电工、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工程师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为主线构建学习领域,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精选PLC在工业生产中的典型应用实例“自动灌装生产线的PLC控制”作为教学项目贯穿整个过程。按照控制流程,又分为多个子项目:系统传送带的PLC控制、系统自动灌装的PLC控制、系统计数统计的PLC控制、系统上位监控画面的组态等,每一个子项目又按照工作流程细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将知识碎片化,把PLC的基本指令分解到各个项目中,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指令、编程方法、硬件组态、外部接线、编程仿真、运行调试和优化设计等相关知识。这种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也能达到教学目标,但全程需要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实训操作普遍存在几个人做、一群人看的情况,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 学生生源多种多样,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生源多种多样,有春季考生、夏季考生,有文科生、理科生,理论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高考形式的改革,很多考生没有学过物理,电类的基础知识欠缺,学生差异性大,很难统一把握讲课内容和进度。
3 传统授课模式的局限性
在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主导整个教学活动,学生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并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拓展和提高。
4 慕课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慕课,大规模网络课程,自2011年以来广泛应用。慕课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使学生观看最优秀教师的视频,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学习时间和内容,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对有难度的部分可以多次观看学习。但缺点也很明显,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无法形成轻松愉快的人文氛围。教师不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无法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及时有效的传授给学生。
通过分析《PLC技术应用》课程现状,分析传统授课和慕课两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结合课程教学特点,制定了行动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 课程资源建设
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碎片化,重构、序化,制作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件、视频、微课、单元任务书等多种教学资源,满足教学要求。
三 教学设计
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线上预习、线下课堂、线上评价。
四 教学实施--六步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六步教学法:布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优化实施方案、实施、评价。
1 课前导学,布置任务,信息资讯
在授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料、发布教学任务书、布置课前导学内容,学生接收任务书后,按照任务书要求,在线观看课程PPT和视频,检索学习资料,完成线上课前测试、课堂讨论问题的准备。学生将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平台进行反馈。教师批改课前测试、收集学生提交的问题,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合理安排线下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2 课中讲授相关知识,学生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讲授相关知识,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对于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辅导,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实现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根据任务书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并要求各小组通过仿真软件或实训设备验证本小组方案。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相互讨论,不断修改、优化设计方案,循环递进,确定最终方案进行实施验证,完成单元任务。任务完成后,每小组指定代表展示方案实施结果,教师点评,小组互评,确定最优方案。
3 课后评价,巩固、提高、拓展教学内容
课后,学生将最终实施方案提交到教学平台,到讨论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遇到的问题,寻求同学的帮助。教师线上批改作业、记录成绩,并对本次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教师根据课前、课中、课后成绩,确定本次项目的个人成绩。
五 教学模式特点
1 教学资源丰富,线上线下混合交替,延伸了教学时间和空间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全程监管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拓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2 丰富考核形式,实现多元评价
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和课堂环境下的学习相互结合和互补,全程采集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数据,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评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 结束语
行动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体现了现代教育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海霞. 高职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分析.海外英语,2019(09)
[2]胡江伟. “项目贯穿引领、任务驱动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09)
[3]郎振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工业与信息化教育.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