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习作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2期   作者:卢志兰
[导读]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
        卢志兰
        福建省大田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充分发挥习作评价的激励、调整、反馈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丰富、多彩而有创意的评价方式,让习作评价焕发出魅力。
        关键词:习作;评价方式;探析
        习作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它对学生所起的作用应是内容上的完善,知识上的补充,方法上的指导,思想上的提升。习作评价是双边互动的窗口,是交流的平台。教师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引导学生掌握好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评价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评价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重实践,掌握评价方法。
在习作评价时,教师应当把学生的习作看作是鲜嫩芬芳的“花朵”,评价就是呵护、欣赏、美化这一朵朵花儿的过程。这个评价的过程需要先进行集体评价,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引导概括、归纳评价要点,发挥出示范、导向、扶助的作用。示范评价。只会写不会评至多说作文才学会了一半,既会写又会评,作文的本领才全面。教师在对习作做评价示范时,要做到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不用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让评价水平有限的学生,掌握习作评价的方法和要领,提高习作评价的能力。如三年级李纯纯写的一篇习作《春天来了》:
今天,一片蒙蒙小雨落在大地上,滴落在衣服上。春雨是那样的洁白,是那样的晶莹,如同从天上掉下来。
雨停了,天空中暖和的几道无限明亮的阳光照在身上,也许是因为太阳妹妹怕羞,还是白云姐姐争光多彩,一会儿,那阳光消失了,抬起头,细细的感觉,春风不在是尖的,改成了柔和的,虽然还有几分冷意,但明明是春风。鸟儿在空中飞舞,在地上唱歌,五彩斑兰的羽毛更加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我们和鸟儿一起在春天里玩耍,奔跑。
我好喜欢春天!
她先后给两个语文老师看了,却得到了不同的评价。教师1评语:(没有对文章字句做改动,只有如下评语)我仿佛也看到了那美丽的春风春雨,春天可不是来了吗?教师2评语:(改完文中的错字,病句,而后有如下评语)语言隽永清新,行文结构合理,思想集中而深刻,非常有特色!李纯纯看了教师1的评改,非常高兴。看了教师2的评改,她明白了错字和病句,但却看不懂评语。李纯纯有点迷惑了。
教师在每次习作评价时,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学生的实际能力,还应多鼓励、多激发,多想想学生为什么这样写,呵护童真童言。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就会“心为之牵,神为之动”;就会“取法乎上,得法其中”。
二、品析佳作,激发评价情感。
学生大多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肯定、表扬,表扬、鼓励是提高习作评价的润滑剂,是增强学生习作评价的助动力。如三年级学生习作中描写人工湖的一个片段:“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无暇的碧玉,又仿佛像一位出色的画家,把蓝天白云都画进了水里,跟真的一样。各式各样的鱼,有大有小,成群结队地在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给湖水增添了许多情趣。

湖边有两排垂柳,一阵微风吹来,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那梳头发呢!走近看,刚刚伸出头来的小叶子整齐地排在那里,还有的躲在大树妈妈的怀里赖着不出来,小叶子们穿上大树妈妈给他们穿的浅绿色的外衣,为大地增添了许多生机,小花穿上五颜六色的裙子,给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老师把这一优美片段进行展示,并说“鑫鑫同学描写的人工湖真美呀!谁来说说他是怎样描写的?”有的说:“他把湖水比作碧玉,让人感到更加形象。”有的说:“‘还有的躲在大树妈妈的怀里赖着不出来’这句话写出把小叶子写得跟人一样可爱。”还有的说:“我是这样写的‘湖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而他用上‘穿上’这两个字把花写活了,比我的生动多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文中的亮点,知道了应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
在佳作放送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推荐出优秀的片断,让小作者有感情地朗读,让同学欣赏并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参与、倾听、思索、表达、分享中,达到思想共振、情绪互染、心灵相通,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习作应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溢于言表,痛苦抒于笔端,颂则扬其善、赞其美,批评就揭其拙、道其过,一吐为快,体现自己的爱憎与是非感。激情倾注笔端,文辞则如汩汩流淌的源泉。教师要热情鼓励、充分肯定学生评价中的亮点,
对于佳作的放送,教师还应创设更多的空间,让佳作得到充分的展示。可以通过佳作诵读、佳作欣赏、美文点播、美文荟萃、作家选刊等途径,让学生认真赏读,学生强烈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并从中感受到评价让习作焕发出的美丽和精彩,使习作评价收到虽已完,意未尽的效果。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扩大读者的范围,把习作向家人、朋友、亲戚、邻居展示,还可鼓励学生把佳作进行投稿发表,让习作从更大范围的读者中得到认同和肯定。从而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习作评价。
三、成长记录,享受评价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习作成长记录袋是先进评价观念的一种体现。可以让学生通过记录发现自己习作的进步,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成长记录袋还可以记录学生习作的过程与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习作是一个不断研读、体味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的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是在反复推敲与修改中得来的。贾岛有一次骑着驴去游玩,在游玩中想到这两句好诗,后来他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碰上了韩愈,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韩愈,韩愈就与他斟酌起字句来,通过反复比较与推敲,还是觉得“敲”好。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希望,给习作成长记录袋命名,名字要有意义、美感和韵味。习作成长记录袋按学期进行整理,可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寄语。让老师、家长在记录袋的显目位置写上希望性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家长对他们所寄托的无限期望。
2.留言。在习作的右侧、后面留出位置,让老师、家长、同学、朋友写下留言,让学生知道大家对自己习作的评价。
3.收获。在这部分,学生可以写上自己在本篇习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与大家进行更好地交流。也可以摘抄名家在习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好方法,让自己和同学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积累。学生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可以记录在这部分,但要注意这部分的内容不可过多,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所积累的词、句、段对自己、同学的习作要有很大帮助。
5.展示台。学生的每篇习作都凝聚着老师、同学、自己的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把习作收集、整理在展示台里,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打印,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