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军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广西桂林 541199
摘要: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带动了我国各领域的进步。本文将企业产品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引入到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中,提出构建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的设想,实现以管理会计自身的思想精髓去设计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方案的目标。通过向广西区内各高校发放电子问卷,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相关问题设计了一套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以期为其他院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改革
引言
伴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发生变化,企业的重心也由原来侧重于财务会计逐步向管理会计转变,高职院校应结合时代背景发展的要求,积极改进管理会计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让学生们初具这两种双创精神的核心素养,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型要求。
1 管理会计的变迁
1922年,美国会计学者奎因坦斯第一次提出“管理会计”的概念。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出来,着重为企业进行预测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才被引入中国,学者希望培养出能够从事投资、经营决策,能够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业绩评价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力图通过管理会计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2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要求、技能实践等内容同管理会计课程相结合起来,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补充,缺乏成熟的管理会计方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格局过于狭窄,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与技能并不熟悉,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创新,更谈不上创业,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2.2教学方式单一
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管理会计教学的时候,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题实施教学活动。具体流程是在课堂上教师先阐述会计理论或者方法,随后利用例题证明会计理论或者方法,最后给学生布置作业,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解决这些模拟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属于教师利用教材和板书对学生实施灌输式教育,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课堂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甚至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如今的管理会计课程太过于注重学科自身的系统性,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利的影响。
3.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3.1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传递信息的设备或者媒体、工具,最初的教学手段使用的是人本身的活动,例如模仿、示范、口耳相传、练习,重点是应用语言,同时也包含了形体、动作以及表情等。书籍与文字的出现、印刷术与造纸术的问世,使教学手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教学手段可以不再受到个人经验主义的局限,可以学习以理论知识、书本知识为主的间接经验。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各类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手段也逐渐地发展起来,相继出现了用于教学的录音机、唱片、电影、幻灯机、语音教室、闭路电视以及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问世与应用,不但能够使教学活动的效率得到提升,而且使教学活动自身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使教学活动在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得到了拓展,产生了之前所没有的深度与广度,让教学活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有些情况下,管理会计需要应用到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工处理数据,对计算的及时性要求高,计算难度大 。所以,为了使管理会计提供管理信息的职能得以顺利的实现,减少信息成本,加强及时性,有必要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在会计教学中,针对学生财务会计电算化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可通过单独的课程实施,例如会计信息系统或者会计电算化等。然而,针对管理会计电算化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则很少有高职院校把其列入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中,这对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开展管理会计工作不利。如今的管理会计工作如果离开了计算机是不可想象的。
3.2提升管理会计人才质量和监督
管理会计培训可以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帮助人才与企业高效联系,满足工作需求并提高绩效。寻找管理会计人才的公司必须注意质量控制和监督,并且在复杂的管理中做好人员招聘和培养。首先有关部门应将培训、实践、论文写作、评估等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监测和实时评估人才能力水平,通过促进交流、提供发展机遇,达到培养高级人才的目标。其次教育部门必须遵守我国教育要求、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各种法律法规,明确教育目标,要与各种评估结合,实现“建设便利性评估”模式,以推动高素质人才持续发展,从而改善人才培训模式。最后人才开发的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需要制定符合人才学习发展的体系,完善人才学习引擎,提高人才素质,为现代社会培养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
结语
本文主修或辅修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本科生、大专生和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企业产品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引入到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方案中,提出建立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的设想,并就该系统的全面性、全员性、服务性和科学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就该系统的完善进行跟踪,基于具体实践和日常教学的反馈,持续改进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以期为其他院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陆勇.论推进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转型[J].会计之友,2015(01):17-19.
[2]雷振.基于“微课”下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6):201-202.
[3]叶鹏.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与路径探讨[J].市场论坛,2018(06):36-39.
[4]方纪明.质量管理标准化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实践的路径思考[C]//中国标准化协会.第十七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