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2期   作者:李传文
[导读]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李传文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中心小学 271034
        【摘要】: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经过教研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发现将德育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改善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还能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能在教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孝顺父母、热爱尊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对学生实行适当的有效指导,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引言
        德育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品格的重要条件,是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因素,并且在新课改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德育的有效渗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能力和素养的需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现状分析
        (一)教师忽视德育渗透
        当前,尽管语文教师已经开始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时之间还是很难根除。一些教师对学生成绩的重视远超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关注,这就严重影响了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只关注考试中会考到的诗文默写,因此严格要求学生背诵,但却忽视了诗词的德育价值。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并没有充分担负其德育职能。
        (二)德育渗透缺乏系统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却未能系统渗透,想起来时就会说一两句,想不起来就按照原来的教学安排进行。这种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德育很难对学生形成持续影响,也破坏了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德育平台的作用。
        (三)融入形式过于单一化而影响了融入效率
        目前来看,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是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部门为改善当下教育教学现状做出的重要战略改革。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固化,在渗透过程中未能提高对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视度,在融入过程中采取的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整体有效性不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一)深化德育对学生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系统化地推进,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持续性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道德认知水平分阶段开展德育。具体来说,可以将一、二年级划分为德育的初级阶段,通过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来传递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判断。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小青蛙》的最后两句“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在结尾点题,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小青蛙是益虫,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它们。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还有哪些益虫,引出“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的主题,让学生树立生态友好观念,保护生态环境。这样一来,教师就将德育有效渗透到了语文教学中。

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很多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道德认知和是非观念,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寓言故事来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学《守株待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宋人没有等到兔子”,让学生懂得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美事,一切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渗透更为深刻的德育内容。例如,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系统地实施德育,就能有效深化德育对学生的影响。
        (二)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是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将学生的思想引向积极健康的一面,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利于他们通过写作学习美好的品质。教师想要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写作题目的设立问题。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作文的题目作用进行分析,将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将其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并且将想象力体现在作文中。文如其人,通常一篇文章中表现出的情感、道德取向以及表达方式等都能反映出作者的性格、情感以及品质。因此,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德育真正渗透到语文写作教学中。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不仅需要对文字进行雕琢和灵活运用写作技巧,还需要将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深化文章内涵。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注意生活细节,利用实践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
        (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当下开展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在于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为了保证语文德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在进行语文教学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了解自己的德育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对学生。该小学阶段的学生贪玩、好动。心里纯洁,喜欢心里充满疑问,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个性,可以在课文讲解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育,让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造性的阅读语文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这都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针对存在错误的学生需要及时地改进,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树立榜样。在强化德育教育时,要考虑到阶段性问题,要考虑到德育工作的整体性,根据学生存在的普遍倾向性问题,重点解决。
        (四)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融入德育
        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占比比较高,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基本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的,教师日常的行为举止都是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德育,就需要保持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学校中以身作则,展现出优雅文明的仪表谈吐,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言行中,获得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例如,教师看到班级用品脏乱或者物品摆放不到位,可以以身作则地捡起或者归位,让学生看到教师的行为,在行动上引导学生,滋润学生的心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德育是小学中每个教师不容忽略的内容,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在学习的每个细节。小学语文给小学德育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教师也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特点,深挖教学日常细节,将德育融入其中,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秋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华夏教师,2020(06):38.
[2]安天祥.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发展,2020(02):91.
[3]张晓杰.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一、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