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程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8
【摘 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环境的改善,我国小微企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导致小微企业难以发展壮大,本文分析了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缺乏人力物力支持,内部控制要素不完善,在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小微企业建设内部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小微企业 不相容岗位
一、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自2014年9月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后,全国兴起了一股创业的浪潮,一大批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截止2021年,全国小微企业总数超过4400万户,小微企业成为解决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存续期非常短,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成立3年后的小微企业持续正常经营的只占三分之一。小微企业存续期之所以这么短,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小微企业不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皆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金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建立和实施一套统一、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2017年6月29日,以基本规范为依据,主要考虑了小微企业自身的经济规模和经营特点,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小微企业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作出了指导性规范,提高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一)小微企业领导者在思想上对内部控制缺乏认识
小微企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往往只关注企业的销售,客户和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日常内部管理比较松散,没有内部控制管理的概念,小微企业领导者认为只要把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了,自然就能实现盈利,企业就能健康发展,内部控制是大企业要考虑的问题,小微企业可以先不管,等企业发展壮大了再去建设内部控制体系。
(二)小微企业缺乏内部控制管理专业人才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实力的原因,小微企业雇佣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即使企业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办。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包括企业层面的控制和业务层面的控制,企业层面的控制又包括组织架构的控制、发展战略的控制和人力资源控制等,业务层面的控制包括采购业务控制、资金管理控制、销售业务控制和财务报告控制等,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经理层及内部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其中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指导,这正式小微企业薄弱的地方。
(三)小微企业缺乏财力建设内部控制系统
企业要建立内部控制系统除了要有专业人员之外,还需要有财力的支撑。一些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如业务经办和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会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对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不然极易发生舞弊行为,这就要求企业配备足够的人员,然而小微企业财力有限,往往把有限的资源放在销售上,为了节约成本,通常是一人多岗,岗位之间不能形成相互监督。另外建立内部控制还需要有一套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小微企业往往只重视短期利益,不愿意在这方面过多投入。
(四)内部控制要素不完善
1、内部环境不完善。
内部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框架,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是小微企业日常管理松散,制度流于形式。二是部分企业盲目学习大企业的经营,部门设置过于复杂,与企业业务不匹配,容易形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三是小微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凝聚力不强,办事效率低。
2、内部监督不到位。一是不相容岗位不分离。小微企业为了“安全”,安排亲人一人多岗,既负责保管又负责监督,既管钱又做账,容易出现监守自盗。二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小微企业往往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企业各部门缺乏监督,更别谈监督的独立性。另外小微企业往往不设立审计部门,审计工作由财务处负责,导致财务问题被掩盖。
3、信息与沟通不畅。一是多数小微企业没有建立信息系统,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传递和纸质传递阶段,传递的效率慢,影响公司的办公效率。二是传递以纵向传递为主,横向传递较少,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不畅,决策以领导意识为主导,容易形成武断决定。
三、小微企业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一)提高各方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内控管理是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经营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肯定有一套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小微企业领导者要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聘请专业人员帮企业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需求的内部控制体系。相关部门针对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定期开展检查,督促企业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对检查不合格的企业通报批评,不能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针对小微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培训和指导,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二)优化内部环境
一是加强企业日常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的财务制度、请假制度、采购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开展活动。二是小微企业根据自身规划和业务需要,合理设置部门,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问题相互推诿。三是加强小微企业文化建设,培养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协同合作的企业文化。
(三)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重点之一是对不相容岗位的监督,有条件的企业,必须按照不相容岗位设置的要求,单独设置不相容岗位。确因资源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企业,要制定严格的检查监督制定,加强日常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将监督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传递给相关负责人,确保各项业务依法依规开展。专项业务派专门人负责监督,形成专项检查报告。另外要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成立专门部门负责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能由财务部单独负责,避免出现包庇情况的发生。
(四)加强信息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要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企业与
外部有关方面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反馈,这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一是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和高效传递,同时加强对信息的访问、篡改、输入与输出等方面的内部控制,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二是建立沟通制度,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部门之间、职员之间、企业相关联各方之间有序沟通和反馈。发现舞弊行为,要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
四、总结
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小微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建设,处理好内部控制建设的各要素,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淼.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J].营销界,2019(39):17-18.
[2]郝俊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4):1-2.
[3]张剑.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之我见[J].商训,2019(35):134-135.
作者简介:周扬程(1980-)男,汉族,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