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
重庆市九龙坡区实验幼儿园 重庆市 九龙坡区 400050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1]防止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我园在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了制度建设,重视教职工的安全培训,注重多方联动,形成了我园的安全管理策略,促进了的校园平安,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安全; 安全管理; 校园平安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幼儿园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利用各种资源,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实现幼儿安全教育目标的职能活动。我园在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加强安全制度建设,重视教职工安全培训、演练活动,注重家庭、幼儿园、社区、街镇多方联动,促进了校园平安。
一、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开展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为了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奇心重,活动欲望强烈,但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一些危险认识不够,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二)开展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专设了“幼儿园的安全”这一章,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制度、园舍、设施设备、饮用水、教职工安全意识、幼儿安全教育、反家庭暴力、投校方责任险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健全幼儿园安全机构、完善幼儿园安全制度、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开展幼儿安全教育,保证幼儿在园安全十分必要。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的机构、完善的制度、预案,是开展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基础。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构建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追责制度”。 [2]为此,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各项安全工作的制定、落实及开展。各部门各司其责,在听取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包括幼儿园门卫制度、园舍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交通安全制度、食品卫生制度、服药管理制度、幼儿接送制度、隐患排查制度、教职工一岗双责制度等在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预警机制,制定突发应急预案”。 [3]我园制订了消防、地震、恶劣天气、食物中毒、幼儿外出活动等应急预案,预案的制定便于教职工了解面临突发状况时的处置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安全管理机构的形成,制度的完善,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安全培训、演练活动及隐患排查,是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
1.开展安全培训,形成培训资源,提升教职工安全意识。
幼儿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幼儿安全的重要保障。为了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我园定期开展防火、防暴、安全出行等安全知识培训和传染病预防讲座、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等健康知识的培训,既形成了我园的安全培训资源,又增长了教师安全知识和健康知识,提高教师的安全技能,积累了安全教育经验。如:我园每学期都要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邀请消防中心的教官来上课,给教职工讲消防的四个能力、如何使用灭火器、新消防法的三级连带责任等,并传授防范措施和如何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如何组织人员疏散、火场自救逃生方法等知识。
2.开展演练活动,提高自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意外状况如地震、火灾等时有发生,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应急演练活动非常必要。它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也能在演练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增强大家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我园非常重视安全演练活动的开展,每学期都要开展2次演练活动。我们开展每一次演练活动都要经过周密的部署。活动前会先召开行政安全会议,讨论并制定演练方案;在演练活动中,会注意各部门人员的配合和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活动后,会进行总结,表扬做得好的地方,提出需要修改的意见。如每年的“5.12”我园都会开展地震避震及疏散演练活动,老师们在演练前开展一些地震避震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习一些地震避震及疏散方面的知识,但演练是应急的,不会提前通知,部分幼儿在演练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躲避的地点不对,疏散时没有护住头部等现象,我们会在总结的时候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在和幼儿的互动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再次学习正确的地震避震及疏散逃生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幼儿应急疏散的能力和自救的能力。
3.开展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我园一直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我园成立了三级排查制度,老师们每日、安办主任每周、园长每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排查自己的班级、楼层;幼儿园的各类建筑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所,加强对幼儿园设施、老化电线线路等方面的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不留死角。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登记、上报,立即处理,马上整改。内部能处理的自行组织,处理不了的提请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给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三)家庭、幼儿园、社区、街镇等多方联动,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障。
1.家庭、幼儿园相互配合,搭建安全教育的桥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 [4]。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配合起来形成合力,对幼儿的教育才会起到好的效果。我园通过开展新生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并自觉遵守;开展“开学第一课”,针对幼儿安全问题对家长进行培训,提升家长安全意识;开展“安全平台”教育活动,强化家长安全教育意识;开展“家长老师”活动,利用家长教育资源,而且充分发挥了家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唤起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发放安全告家长书,提醒家长注意幼儿活动及放假的安全,帮助家长提高警惕,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搭建家园共育的桥梁。
2.幼儿园、社区、街镇多方联动,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了避免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事件,社区、街镇、公安等部门加强联系,多方联动就十分必要。比如幼儿上、放学期间,公安部门增派警力到幼儿园附近巡视,协助幼儿园维持秩序,保证了幼儿接送的安全;在春秋季传染病爆发期间,社区派出卫生工作人员到园检查、指导工作,防止了传染病的蔓延;幼儿园附近小摊贩摆摊设点贩卖食品,街镇派出工作人员进行处置,保证了幼儿离园后的饮食安全;多方联动,促进了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开展,确保校园平安。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促进校园平安,幼儿园、教师、家长、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增强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Z].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1
[2]雷思明《幼儿园安全策略50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23
[3]雷思明《幼儿园安全策略50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2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Z].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