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
远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市,201306
摘要:目前,国际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体现出新的发展形势,例如:跨国集团活动成为国际贸易主流、国际贸易结构趋向于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朝气蓬勃发展及贸易投资充分体现出一体化等,这些都为培育出高素质的经贸人才奠定了基础。此篇文章研究过程中首先叙述了国际贸易发展新形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际贸易发展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教育教学;国际贸易;改革
一、国际贸易发展新形势
(一)跨国集团活动成为国际贸易主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今后的一时一地是否更换为今后的商业模式发展呈多样?基于互联网技术快速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使我国农产品销售到纽约高档商场中成为可能,同时,新西兰生产的牛奶也可以销售到中国,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源泉,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产品的跨国流通成为一种新风尚。商品跨国的流通事实上是每个跨国公司开展的商业活动,同时这种商业活动会带动国内经济的快速提升。当前,全球范围中的跨国公司已经高达8万多家,它们既熟练掌握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生产与70%的技术转让,也握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际贸易与90%的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依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在同行业中的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在经济学当中,这种优势被当作对比优势,把这种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以后,就能够有机整合全球范围中的资源,同时全面提高生产效率。跨国企业本土化发展可以规避资产国有化等贸易壁垒带来的不良影响,所以跨国集团的本土化会逐步发展为盛行的趋势。比如汽车行业,如果一个汽车集团的规模拓展至国外时,通常会在本地成立工程,然后生产销售这些汽车,这样既可以让当地人们和政府快速接受,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贸易壁垒造成的打击。
跨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领市场时,每个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来自于竞争意识,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国际竞争观念全面贯彻至国内企业内部,在国家加入国际贸易政策引导下,本国企业不断融入国际企业竞争中,面临新型企业竞争模式,企业需要按照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根据本企业加入国际贸易的策略,稳定拓展外部市场。与此同时,发展国际经济和贸易不是一朝就可以完成,需要结合本国的具体发展情况,将这项决策当作国民经济快速提升的必经之路,冷静看待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
(二)国际贸易结构趋向于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朝气蓬勃发展
国际贸易结构趋向于高级化,主要将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作为基本条件,其变化形势具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基于各个国家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全球服务贸易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规模由2018年的7918.8亿美元扩张到2.5亿美元。从行业结构方面来看,服务贸易不断朝着电信、金融、咨询、保险及信息等新兴服务行业转变,以往的旅游业、运输业等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从地区分布方面来看,日益扩张了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的比例,东亚地区的增长非常明显;另外,在制成品贸易中进一步提升了高技术产品所占的地位,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产品的出口得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因为跨国公司均将信息技术作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年,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例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贸易投资充分体现出一体化
和资本流动相呼应,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当前是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当前,全球跨国公司的数量突破9万家,分公司高达上百万家。跨国公司经过在全球区域中构建营销与生产网络,加快了贸易和投资一体化,同时直接影响了国际经济贸易格局。
二、国际贸易发展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运用双语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国际贸易业务的实现都体现出较强的涉外性,在交易的每个流程都需要运用外语这个语言手段完成交易。
所以,在国际贸易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外语训练的力度。国际贸易课程不仅包含商品品质、包装、商品运输、品名、合同的订立与实施等基础知识,同时还囊括了国际支付、国际贸易术语等具有较强操作性,不能熟练掌握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多种双语教学模式。针对基础知识部分,可以将外语授课作为核心,课件使用母语进行说明与解释;针对一些难点、重点章节,就可以试着采用外语课件、母语讲课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部分主要的信用证条款、合同条款及发盘还盘的案例等使用中文理解的前提下,使学生可以采用签合同、写信函及看懂外方还盘等,使学生涉外交易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加快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基于全面使用原有教学设备资源的前提下,采取合作、自建的方法加快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这样可以全面落实教学体系。在学校资金允许的前提下,还需要留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注意规模,这样可以确保提供充足的岗位,符合实践教学的要求;其次,重视教学软件的先进性,让学生的技能培训可以满足公司业务技术发展的要求;再次,注重教学设备的建设使之符合企业具体状况,尽量缩小教学和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最后,确保实践系统的可操性,防止出现教学设备的浪费,从而强化产学合作,大力发现合作办学模式,最终有机整合专业教学和企业要求。
(三)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得以更替,促使抽象、陌生的知识更加的形象化与直观化,以声音、图片及视频等方式完善教学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为学生讲述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内容时,可以把世界贸易组织发展进程的图片等展现给学生,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刻记忆,如此一来可以使教师的讲解具备感染力与说服力。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充信息量,增加课时容量,使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国际贸易课程的讲解需要使用很多数据与案例,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国际贸易实务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体现出网络化与电子化的特点。国际贸易网络资源关系到业务环节的每个方面,如:商品供求信息、航运信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另外还包含管理机构、国际贸易协调机构及各个国家贸易政策等。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实现网络资源的最大化使用,扩充有关知识内容,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
(四)构建符合教学模式的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相比,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考核内容与方法的创新需要将考核理论运用能力作为核心,强调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考核方法可以结合课程特征,采取实际操作、笔试、闭卷、口试、开卷或者是教考分离的多样化方式。但是需要明确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构建口试、笔试及实际操作考试是题库,确定各种考核在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质量标准的评价机制。
结论
基于国际贸易新形势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事业想要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主动加入国际贸易活动当中,熟练掌握世界经济运行的规律,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为国际贸易输送更多的人才,推动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和国际贸易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教学分析[J].商业文化,2020,No.482(29):104-105.
[2]肖菲.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教学新思考[J].商讯,2019.
[3]熊悦.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033(001):62-64.
[4]曾珍.基于多元化教学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00(008):323.
[作者简介]
王修远(1985.09.19),女,汉族,籍贯:上海市,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职称:助教,工作单位:上海建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