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交流,构建小学中高段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中   作者:马永斌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小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促进师生的互相了解,使教师做好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做好科学的引导,切实、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西关小学  马永斌  7460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小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促进师生的互相了解,使教师做好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做好科学的引导,切实、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的热点话题,对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使小学生主动参与、认真思考,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师生互动交流;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前言: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学习收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小学中高段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给予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根据课程改革内容,对小学生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使小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对此,教师要对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进行把握,并做好有效地运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小学生学习信心
        以小学数学中高段课堂教学为例,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小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好把握,并且增强小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使小学生对数学关键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1]。联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来看,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导致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受此影响,可能导致一部分缺乏信心的小学生放弃学习,造成班级数学学习两极分化问题日益严重。针对于这一情况,联系师生互动交流,加强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做好针对性的引导,使小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维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有效理解及掌握。对此,联系生本理念推进师生互动交流,教师要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对小学生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2]。
        例如,联系中高段小学数学应用题为例,在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小学生能否对题意进行了解,关系到了小学生能否对应用题进行正确地解答。例1:小红和小明同时在6点钟从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已知小红和小明家距离为2860米,小红每分钟走120米,小明每分钟走140米,问二人多久相遇?在解答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相向而行、同时出发、同时相遇是什么意思?联系问题,小学生进行思考。接下来,教师组织小学生上台对相向而行、同时出发、同时相遇数学概念进行演示。之后,在小学生理解题意之后,列式解答:2860÷(120+140)=11(分钟)。通过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引导小学生理解题意,使小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有效地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二、联系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推进生生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视角下推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注重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做好把握,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小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做好把握,对每一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科素养了然于心,然后把握小学生不同的学情,关注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安排,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学好数学知识,构建数学高效课堂[3]。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确保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具备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对小学生分组之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化教学引导,对小学生做好启发,使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4]。
        例如,在开展长方体体积知识教学时,教师对小学生分组之后,与小学生做好互动交流,提出问题——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提问之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化演示,将一个长为5cm、宽为4cm、高为3cm 的长方体展现在小学生面前,之后将其切割成60个单位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化演示后,组织小学生进行组内探究交流。小学生联系正方体体积公式V=a3,推导出长方体体积公式V=a×b×c。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小学生做好交流、协调,对长方体公式做好学习和理解。这样一来,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引导,并组织小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表达,理解数学知识,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目标。
        三、以师生的交流创新评价,做好教与学的持续性改进
        联系新课改形势,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开展能够对教学中的问题做好反馈,对数学教学工作有效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对传统的评价模式、方法做好改进,对小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问题、不足做好把握,从而对小学生做好针对性引导,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联系小学生的实际学情,突出差异化评价,并注重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5]。
        例如,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联系小学生的实际学情,针对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强学生的评价,侧重于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及发展。针对学习成绩、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则注重做好基础性评价。而对班级上的学困生、学差生,教师要注重对鼓励性评价方法进行运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在教学评价中,构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从而引发小学生的反思。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做好及时改进,以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目标。
        结束语:总之,从师生互动交流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要注重对教师、学生在课堂所处的地位做好把握,并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小学生做好科学、有效地引导,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美仁.浅析小学数学中高段学生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20(58):1-2.
[2]杜长英.小学数学中高段高效课堂教学分析[J].家长,2020(07):104-105.
[3]韩光艺.核心素养下小学高段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1):60.
[4]陈娟.谈小学高段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8(12):195.
[5]余琴.浅谈构建小学中高段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J].新课程(上),2018(11):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