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中 刘善坡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中   作者: 刘善坡
[导读]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阶段学生要开始独立完成一整篇写作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写什么、怎么写,成为困扰学生的难题,之所以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学生的积累不足、写作技巧掌握不足,最关键的是对文章的脉络结构了解得不清晰。

杭州市采荷中学  刘善坡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阶段学生要开始独立完成一整篇写作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写什么、怎么写,成为困扰学生的难题,之所以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学生的积累不足、写作技巧掌握不足,最关键的是对文章的脉络结构了解得不清晰。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能够让整个文章的脉络清晰起来,便于学生发现重点,并且根据思维导图填充内容,写作的难度也会有所降低,减轻学生写作的压力。本文就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中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导图;运用
        引言:在当前的形势下,综观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状况,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会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导致许多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的现象。若是将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存在的各种弊端。教师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在教学中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使学生更高效地将课堂中的知识重点、难点记录下来,以便于课后开展复习活动。最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模式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可以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学习积极性。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教学依据与特点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学者托尼•巴赞提出的,其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习逻辑和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思维导图模式下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放射性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系统全面的整合。
        托尼·巴赞对他所创作的思维导图做出了如下的总结:第一,思维导图模式下的教学,需要教师将核心焦点放在中央图形中;第二,运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将所学知识以“从主体开始,然后逐渐向四周放射”的顺序讲授给学生;第三,思维导图中的各个教学分支都需要由一个关键词产生,其余一些不重要的分支可以依附于更高层次的分支上;第四,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下的各个分支不仅要保证其间的相互连接,而且还需要形成层次鲜明的结构。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让作文的选材更有广度
        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思维能力不够活跃,心理发育尚未健全,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的情况。长时间处于这种写作状态下,学生就不能深刻地体会到写作的内涵,就自然不能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时,要注重在思维导图模式下,引导学生拓宽写作视野,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写作现象。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思维导图模式,自主地对习作进行梳理总结,做出大致的构思图。学生要将自己可以想到的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素材、知识点归纳进行第一分支;再根据自己的实际写作能力和第一分支中内容的可用性,罗列出第二分支的构思图。由此,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还能有条理、有规划地进行下一步的写作,有效地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
        (二)运用思维导图让作文的立意更有深度
        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初中语文老师进行写作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有深度。当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时,教师需要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对作文主题进行各个方面的深入分析。以下是可以促进作文立意更有深度的几个方法。
        第一,跳出个人情感区域。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关注现实,要将个人的眼光放长远,有胸怀天下的气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可以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方面作为切入点,或是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富含震撼人心的思想精神,充分体现作者的人文素养,更能体现文章的深度。第二,在写到自然景象、事物时,学生在进行里隐身的过程中,往往要将人类的美好品质和道德修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和人们身上真实存在的东西产生呼应,使文章充满时代感,另一方面还可以体现出作者独到的匠心和文章的深度。第三,在文章即将结束的部分提出解决的办法,体现作者的立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系统论和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若是在文章中只罗列一堆社会现象,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使文章显得过于空洞。因此,文章中适当提出几条解决措施,明确自己的观点,可以使文章的透彻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运用思维导图让作文的讲评更有效率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加快速、深刻地了解写作主题,保证文章条理清晰,逻辑明了,获得写作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教师要借助思维导图模式帮助学生进行作文的讲评。首先,教师在进行作文讲评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将学生作文中包含的大致情况,如优缺点、典型例子等记录下来,使作文讲评有的放矢地进行。为了教学更直观更有效,教室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讲评,让学生了然于胸,印象深刻。其次,作文讲评不必贪多求全,而是要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保证作文讲评的时效性。
        结语: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地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构思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敏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阿力腾古丽·卡开木.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