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STEAM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中   作者:肖小云
[导读] 时代进步催生了更多新型的教育模式,其中,STEAM教育模式在学前教育获得了更多目光的停留。

厦门市民立幼儿园  肖小云

摘要:时代进步催生了更多新型的教育模式,其中,STEAM教育模式在学前教育获得了更多目光的停留。STEAM所传递的教育理念是学习者所进行的游戏活动或项目都是以真实问题为基础的,这一点与学前阶段的幼儿肢体动作、脑部思维的发展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幼儿教师作为帮助幼儿培养各项能力的核心人物之一,需要不断的突破自我,跟上社会的脚步,及时的更新教育观念,并通过持续性的学习在实践中将教育成果进行提升。将STEAM教育理念渗透至学前教育的各个活动之中,能够让幼儿在STEAM可真实感受的具体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生活事物的认知能力,这些都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奠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STEAM;学前教育;教育实施
        在STEAM教育理念之下实施学前教育活动,折射出了STEAM教育正在逐步向幼儿早期教育过渡的事实。幼儿教师需要别出心裁的组织教育活动,合理完美的利用STEAM教育理念,对教学动作进行包装,让幼儿的综合素养及个人能力可以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之中逐步被提升。STEAM在学前教育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认知科学知识
        现代科学是所有教育活动必须尊重的重要客观事实,因此幼儿教师也要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对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传递,以达到引导幼儿认识什么是科学、科学有什么作用的目的。当幼儿教师为幼儿组织科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对科学知识进行具体化、趣味化的包装,让幼儿在初见科学教育内容时就对其产生好奇心,吸引幼儿主动的靠近科学教育活动。当幼儿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后,教师可以借助具体的科学活动探究动作去丰富幼儿的体验感受,使幼儿的科学意识自然的被唤醒。例如,在“花卉展示”活动中,活动目标是让幼儿能够对植物的生长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请幼儿自己动手来种植大蒜,并给幼儿三天的时间来进行观察。通过这个科学实践活动,幼儿有更多真实的感受科学的机会。
        (二)充分建立实践技术
        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幼儿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使小肌肉群得到锻炼,而且幼儿许多的生活的感知也是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的。除此之外,实践活动还可以锻炼幼儿针对于某一具体方面的操作能力,这对幼儿掌握生活有效技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例如,在此次中秋与国庆的“双节”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制作冰皮月饼,教师可以提前为幼儿制作一个自制冰皮月饼的小动画片,提前为幼儿进行播放,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再次为幼儿讲解制作的步骤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样一来,幼儿就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等到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也可以像模像样的来完成冰皮月饼的制作。冰皮月饼虽然制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因为幼儿对月饼皮与馅料的搭配比例没有一定的概念,所以部分幼儿可能会制作失败,此时幼儿教师要及时的鼓励幼儿,并帮助幼儿找出失败的原因,不打消幼儿动手的积极性。这样,即使幼儿经历过失败,也能继续尝试,直到亲手完成冰皮月饼的制作。



        (三)高效培养工程创新
        工程创新意识需要从小被树立。幼儿教师需要有意识的组织幼儿参与工程创新活动,使幼儿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有更多良好的发展机会。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积木搭建来激发其工程意识,并给予幼儿宽松的自由搭建的环境,让幼儿的创造力充分展现出来。当教师组织区域活动时,可以让幼儿用乐高积木来完成相关搭建,搭建的主题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的不同的,幼儿可以随意在搭建的过程中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当幼儿的搭建作品完成之后,教师会惊喜的发现,幼儿们的想象力真的是太可爱了!此时,教师真诚的赞美就是对幼儿最好的奖励。
        (四)逐步提升艺术涵养
        任何人的艺术涵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艺术美的感知需要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原本就是一个主观感受极强且相对抽象的概念,幼儿教师要想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就需要从教育活动的细节着手,长期对幼儿进行感染教育。教师在设计艺术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艺术感知、艺术品鉴、艺术展示等能力是否能在活动中被有效激发,如果不能,就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在调整,否则幼儿的艺术素养将无法从活动中汲取到提升的养分。例如,教师在组织《我和奶奶去买菜》的音乐活动时,可以通过幼儿独唱、幼儿合唱、幼儿接力唱等形式来使幼儿的艺术展示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演唱过程中,参与音乐活动的感受也会得到相应的强化。
        (五)强化数字认知
        数学元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数学。幼儿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帮助幼儿奠定良好的数学思维基础。数学是一个较为复杂严谨的科学,如果幼儿教师一本正经的和幼儿进行讲解,那么幼儿必然是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的,所以教师要对数学进行趣味化的包装。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对数字进行认知的活动时,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摘苹果”的游戏,教师请幼儿扮演苹果,而自己则扮演摘苹果的人,对苹果进行采摘。在采摘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顺口溜“摘呀摘呀摘苹果,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大苹果”来使幼儿的数学意识和认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教师与幼儿做过几次游戏之后,大部分的幼儿会自然的跟着教师一起念顺口溜,这样教师就能够实现帮助幼儿建立数学认知的活动目的。
        总之,幼儿教师要想利用好STEAM这把教育利器,就必须准确把握好STEAM教育理念中的内容。幼儿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吃透STEAM教育理念,有能力将STEAM理念融入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去,用满腔的热情与专业的教育手段去健全幼儿的人格、培养幼儿核心素养,为幼儿的科学健康成长无私奉献。
参考文献:
[1]陈凯怡.浅析STEAM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启示[J].电脑迷,2018(07):23-24.
[2]崔鸿,朱家华,张秀红.基于项目的STEAM学习探析:核心素养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4):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