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为基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中   作者:郭英
[导读]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模式。

重庆市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郭英

【摘要】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模式。在当前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通过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一些意义与实践,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意义;实践
        数学源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现如今的数学教学背景应该是具有生活化的,正如陶行知所言的“生活即教育”。数学学科的应用性比较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努力开展生活化教学。
        一、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趣味
        进入初中时,数学知识的抽象使一些学生感到困难,其学习数学的热情将大大降低。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依托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融入各种生活中,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热爱数学并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强化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日常生活教学中,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数学知识与特定的应用问题相结合,并与各种生活现象相结合,利用数学知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提供了了解数学本质,探索数学成因并寻求解决方案的条件。
        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1.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在整个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数学学科又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相关密切的学科,其中的很多定理、公式等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应用的原型。故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数学的眼光,仔细客观分析学生的日常生活,从他们自己熟悉的生活事物与各类现象入手,巧妙且灵活的引入新课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以“相似三角形”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巧妙引入新课内容。先展示比例度不同的世界地图,在其中找到中国、俄罗斯、美国三大强国,将其首都进行依次连接,构建出一个三角形,并引导同学们观看不同比例地图中所构建的三角形是否有某些关系,三角形的边和角是否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新课题知识——“相似三角形”知识留下初步印象,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快速融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去。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生活化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贴近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角”时,教师可以借助同学们所熟悉的钟表、圆规等生活化的题材,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提高其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并让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些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生活与教学的结合
        很长时间以来,数学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是由教师处于主导的位置,然而学生们则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来进行相关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需要多样化教学模式引入,来进行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自主思考。如,《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可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三角函数对于高楼高度等实际问题进行求解。
        4.课外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只不过同学们很少注意而已。如,有的学生会给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并提供给学生机会,让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这样,不但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而且还能让同学们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看待和感受生活,从而对生活变得更加热爱。
        5.仔细品味,在生活中寻找学习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与生活相关而符合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细细体味,寻找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对三视图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讲解三視图的相关概念与知识点,并拿出一本新华字典放在讲台上,根据所讲知识画出新华字典的三视图。随后,教师让每个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在纸上画出一件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三视图。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分别画出了水杯的三视图、书本的三视图、书桌的三视图等等。而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对错误处进行指正,并鼓励学生仔细对所学知识进行品味。最后每个学生都画出了正确而美观的三视图,他们十分开心,找到了学习数学学科的乐趣。可见,老师要运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激励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使其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不断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让学生在分析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既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为今后学好数学创造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丽丽.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与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9).
[2]梁凤梅.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积极运用与合理引导[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