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刘明雅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刘明雅
[导读]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历来重视教育问题的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三小学  刘明雅  025550

摘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历来重视教育问题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的加大。故而教育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生涯的初级阶段,许多的能力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就是从小学这一阶段培养起来的。作为教育者必须要重视小学阶段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化。而小学数学这一科目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也更加简单有效。因此,本文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有关探讨,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逻辑思维培养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逻辑思维 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基础性的,其内容多以简单实用为主,而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是为更高阶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更要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黄金期就是在小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智力已经初步形成,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训练下能过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提升训练。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确认,并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在阶段性的训练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课堂实际取得的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也要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剖析,提出开放性的探讨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观察和思考,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样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对于学生遇到的知识难点进行深入的讲解,避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生自身和学生家长也要认识到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科的学习都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辅助,甚至在日后的工作中逻辑思维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务必要认识到这一能力的重要性。
        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许多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仍有一些教师习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理念上也仍旧是“以成绩论英雄”。这样的教学观念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目标着重放在成绩的提升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甚至一些教师凭借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把握住了教材的出题点,并且着重讲解。对于一些探究课题不以为然,认为这些探究活动是“花架子”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丝毫的帮助。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能获得短期成绩上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环境和人都有限,收到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学前教育都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且给予学生极大的尊重,新课改也在差异化教学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应该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教学准备时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二)积极开展小组交流合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大部分的教师都转变了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引导着。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采用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取得的效果也非常的显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性的探索,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以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片段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前的知识收集,让每个学生都去查询角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将探讨的出的结果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利用小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三)利用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认知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许多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体会到事物的形态。这种情况在小学数学立体图形的学习过程中较为明显,以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立体图形》为例:教师在进行立体图形讲解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给孩子讲解理论知识的效果并不显著,在一年级孩子的认知中,看的见摸得到的立体模型更加的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积极寻求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年龄问题这一知识点时,许多学生无法理解年龄差不变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拿生活中的亲人和同学的年龄与自己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引导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不断的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化,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实际教学活动时,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找到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式。家长和学生也要认识到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梁颖. 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05):161.
[2]李伟.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5,(05):171-171.
[3]张磊.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教研版), 2017,(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