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祝景妮
[导读] 自我国打响脱贫攻坚战役以来,偏远地区的建设就成为了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重要内容。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祝景妮 河南焦作 454350

摘要:自我国打响脱贫攻坚战役以来,偏远地区的建设就成为了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重要内容。其中,新农村的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除基础的农业设施建设之外,还包括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乡村振兴计划为大背景,讨论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事宜,针对现存农业经济管理研究中所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管理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吸引大批年轻人由乡村流向城市,成为城市发展和维护正常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血液。而村镇中的经济发展却趋于停滞,在缺乏创新点、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条件下,乡村经济缺乏足够的发展机遇与动力。由于某些地区地处偏远,很多政策难以上行下效,缺乏有效的执行。信息化浪潮虽然遍及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也使得农村和外界的接触产生一定的滞后性,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
        一、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农村地区受限于基建水平落后,经济发展相较于城市往往更困难,前一波发展浪潮在乡村虽有效果,但收效甚微。基建水平的落后,其结果是管理方面的受限和工作的难以开展。近年来,国家基建大开发计划不断开展使得该现象有所改善,但积弊已深,想要改变大环境,就不能满足现有的改善,设备的引进和观念的普及等都要考虑。而农业科技作为一项要求较高学术水平的科学,也和各类研究一样受到资金、人才、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农业经济科学管理效率较低。
        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目前农村劳动力外流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虽然加快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但同时也加重了农村区域的老龄化发展态势,大量的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了乡村常驻人口的主要部分。缺乏青年劳动力使得很多科学的发展政策难以落实,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政策的落实需要对新鲜事物有较强接受能力的年轻人来执行。但现状是农村常驻人口多为老年人,受教育平均水平较低,缺乏政策执行所需素质和应有的责任感。
        3.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后
        我国现行制度下,很多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较为落后。尽管一些政策的落实使得部分年轻人流向农村,信息技术水平的大力发展也加速了农村的发展,但对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差的农村地区来说,这无疑加大了其与外界世界的距离。外界发展过快,但却难以渗透进乡村,使得两者间差距越来越大。在农村地区信息化普及程度还不够的当下,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其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也严重影响了设备在原本预期中应有的效果发挥。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建议
        1.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水平
        保证农业经济管理能够顺利推进,就一定离不开健全的农业基础设施,这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因此政府要更加重视创新,分析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与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之间的联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投入人财物等重要资源。此外,政府还要重视并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手段,以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重心,同时将相关配套设施相应升级,旨在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此外,需要一定的辅助设备或手段来提升生产效率,例如积极引进大型农业机械设备,以此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2.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培训
        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只是一方面,具备创新理念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力量,推动农业经济管理逐渐适应新背景,必然离不开一支同时具备较强专业素质与技术素养的管理人才队伍。因此应当注重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既要不断学习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内容,又要注重管理实践和方法的运用,增加经验。一方面,应当充分挖掘农村内部资源,注重农业当地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管理团队。另一方面,也要充分重视城市地区高校的定向人才培养计划,为农村积极引进人才,持续为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输入推动力量。
        3.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大量机遇。从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来看,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其技术层面优势力量,以此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效能。比如构建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收集各项信息数据并加以整合,使数据处理过程中实现公开公正,进而呈现出资源共享以及数据整合等有利趋势,确保充分挖掘数据中所蕴藏的潜在价值。同时,信息技术中重要一环是与电商平台相结合,通过直播带货、线上销售等形式推广特色农产品,帮助农民面向全国各地销售,拓宽渠道并扩大销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当前国内农业经济发展而言,既提供了充足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发展风险。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落后等。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创新理念的发挥,结合外部资源并充分利用农村当地优势,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以此抓住发展机遇,振兴乡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彦慧.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14):189-190.
[2]晏欣荣.新农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J].财富生活,2021(14):185-186.
[3]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分析[J].新农业,2021(13):76-77.
[4]吴同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路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8):47-48.
[5]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企业信息化问题及发展策略[J].中外企业文化,2021(06):16-17.
[6]张世强.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1(12):3-4.
[7]薛成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J].农家参谋,2021(11):99-100.
作者简介:
祝景妮(1972-),女,汉,河南省焦作市,专科,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通讯作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