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1 史智琛2
21110219801129****
62242419831228****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优化,为了对现代居民实际需求予以满足,建筑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对各类新型建筑材料予以使用,需要在建筑的保温结构设计、墙体结构设计以及综合防水设计等过程中,逐步对各类新型建筑材料予以使用,需要在对各个结构设计予以完善的过程中,使建筑工程所具有的绿色环保性得以提高。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能够使建筑工程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由此,需要加强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力度,并且将创新型绿色建筑理念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予以应用,使建筑行业发展的环保性与稳定性得以提升。以下将对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新型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 结构设计; 应用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建筑公司广泛应用新型建筑材料, 在墙体结构设计、维护结构设计以及防水设计方向都在应用新型建筑材料, 各个公司也在提高结构设计质量的同时, 充分贯彻了绿色环保理念。只有不断研究和开发新型建筑材料, 加强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才可以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 本文对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作出以下讨论以供参考。
1结构设计中新型建材的应用意义
1.1有利于节约资源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市场上存在一些因材料选择不当而导致不必要资源消耗的情况,由此可见在以往的建筑项目中,若不能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地应用则极易出现材料损失等问题,长此以往则会对我国建材市场的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材料的浪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材料资源的匮乏。为了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逐渐提出了新型建材的概念,通过运用一些特殊的材料进行二次利用而制成新的建筑材料,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缓解我国因资源匮乏所承受的压力。合理地利用新型建材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建材资源,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结构的功能性,因此新型建材也受到了建筑设计人员的推崇。
1.2有利于改善环境
除了节约资源之外,新型建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广泛应用还有利于对居民们的生活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人员在研发新型建材时,除了会对其基础的功能特性进行严格要求之外,还会对其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质进行合理地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所研发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项目的实际应用中通常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污染性也几乎为零。因此设计人员在使用新型建材进行结构设计时,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物所处环境,带给居住者更多的舒适感。
1.3有利于加强功能性
新型建材在满足基本的建筑结构功能特性的基础上,还可对建筑物本身的功能特性进行进一步完善。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新型建材在防潮、防水、防腐蚀、防虫等多种功能特性均有着优异的表现,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建筑项目中的很多结构设计中都可以进行合理地应用,随着新型建材在建筑项目中的不断渗透,建筑结构的功能性也会得以加强和完善。
2 新型建筑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新型建筑材料认识不足
传统的建筑行业不能对新型材料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一些员工一直无法改变他们的传统意识, 有些人不愿意接受新材料, 也不愿了解和认识新材料, 并固执地认为传统建材才有利于建筑市场的发展, 这也是新型建材在建筑市场的发展中遇到的拦路虎。因此, 在建筑建设发展过程中, 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打破人们的传统观念, 让人们认识新型建材, 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建材。
2.2不具备成本优势
建设成本一直是建筑工程的重点, 而建筑结构是建筑施工的基础, 建筑结构的设计成本是总建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建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较高费用可能会降低新材料的使用率, 经常被建筑设计师拒绝。在另一方面, 与传统建材相比, 新型建材不具备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低成本优势。因此, 建筑结构的设计成本也是新型建筑材料是否可以得到应用的影响因素。
3对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3.1对新型保温材料予以应用
传统的保温结构设计主要对保温层的复合材料予以应用,其主要材料为聚乙烯保温材料为主,相应的材料在构建过程中,会使层间距以及窗洞的深度与建筑的外观构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当前新技术的研发背景之下,创新型的真空隔热板防热技术得以诞生,而由该种原理所构建的材料,其自身空间占用相对较小,通过对真空隔热原理予以应用,可将纸质或者金属双层外壳构建为真空状态,并且将其内部填充多孔纤维以及各类泡沫材料,以此使整体隔层的核心部件予以构建,由于所应用的保温原理具有高度的差异化特征。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将相应隔热保温层的厚度控制在 50mm 之内便可达到传统保温材料200mm厚度的隔热效果。新型保温材料在构建过程中不会对二氧化碳予以释放,并且其制作成本低廉,其经济价值较为优质,能够对绿色建筑的综合设计需求予以满足。
3.2 对创新型通风材料予以应用
通风材料技术其主要原理在于对于窗框上部以及其底部之间进行中空通道的预留,当外部气流从底部通过时,相应的空气可由中空通道从上部通道输送至室内,通过该种设计模式的应用,能够对空气直接进入室内时所产生的不适感予以有效地降低。而通过对中部通道进行宽度的改变,能够实现对风速进行有效控制,以此使室内空气所有的质量得以提升,并且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而在此技术的构建之下,创新型的新风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相应的通风装置在构建过程中,其主要的核心技术在于对气体动力予以利用,并且对风的作用面积进行充分考量,进而形成高压力差,以此方式构建的新风系统,其清洁性较高,并且安装简单,同时可借助各类计算机软件以及总体设计规划的方式,对室内环境与外部条件进行综合探究,对整体建筑物的通风率进行更加优质化的提升,使通风过程中的节能环保效果得以体现。
3.3 对新型隔热材料予以应用
该隔热装置在构建过程中,其结构主要由隔着材料、层外部保护玻璃、吸热面层以及透明粘胶予以构成。相应的隔热装置会在隔热层内对核心部分予以构建,其装置材料所具有的表面呈密闭式的蜂窝状,蜂窝两侧会有具有高度透明性的隔片进行密封,并形成隔热气泡。由于空气自身的热导性相对较低,而蜂窝状气泡能够对太阳光能量予以吸收,并且能够获得隔热材料的反射能,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为优质的隔热效果。此外,在整体材料的构建过程中,蜂窝状结构会处于整体结构黑色吸热层的外表面,因此在冬季寒冷条件之下,能够对室内温度所存在的失温情况予以改善,而在夏季气温较高的环境之下,又可减少外部热量进入至室内,以此确保在构建过程中,整体室内的温度拥有高度的稳定性,使空调系统以及采暖系统的综合消耗得以大幅度降低,并且该种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其成本相对低廉,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束语:新型建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对建筑行业和公众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 需要不断加强对新型建材的研发和创新, 加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新型建材的比例, 从而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持久性, 减少建筑设计成本, 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财产安全, 同时有效地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贾瑞庆.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2+14.
[2]史红珺.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19,40(05):36-37.
[3]张志影,曹智健.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95.
[4]陈玉谦.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16+19.
[5]王月霞.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33.
[6]梁毅.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