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有效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5月10期   作者:蒙枝敏
[导读] 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实现稳定立足发展成为众多建筑企业思考的关键问题。
        蒙枝敏
        广西宾阳县昆仑资产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宾阳530400
        摘要: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实现稳定立足发展成为众多建筑企业思考的关键问题。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造价动态化管控,降低造价成本,减少资金浪费,避免造价失控,进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概述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现状,最后探讨了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控;重要性;现状;策略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造价控制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前期策划、材料购入、人员组织以及后期施工等。为了保证实际投入足够合理,相关人员就要结合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把握所有可能产生变化的因素。这其中,最为有效的便是动态管理,以此提升施工的整体效果。
        1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及控制的作用与意义
        只有拥有稳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才能更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体的工程品质,而且也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中赢得自己的主动权。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相比于以往的管理方式更加的科学有效,而且灵活性更强,可以随着建筑行业的政策变革,对工程造价进行适宜的调整,避免因为固定的管理形式阻碍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中优势的发挥。与此同时,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顺应新时代的产物,由于建材市场的产品品质和价格参差不齐,人工流动造成的成本增加和管理形式,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避免因为市场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很容易受到施工进程和施工品质的影响而发生变更,所以就需要结合施工中的真实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工程造价是评价建筑企业整体实力的核心参考指标,也是增加企业收益的有效形式。所以说,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当前阶段最佳的管理方式,需要将其贯穿到工程项目中的各个施工环节中,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2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现状分析
        2.1造价动态化管理机制缺失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完善的管理现机制的基础之上的,依靠健全完善的造价动态化管理机制,有助于实现科学化造价管理与控制,充分保障项目参建各方利益,规避风险、控制造价。部分建筑企业虽然非常重视造价管理工作,但是大多应用的是静态管理模式,不重视对动态化造价管控模式的应用,忽视对动态化造价管控机制的构建,导致造价管控工作无章可循,影响造价管控效果。与此同时,虽然部分企业建立了动态化管理机制,但是由于缺乏监管机制,导致出现动态化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彻底的现象,造价管控工作流于形式,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效果。
        2.2管理理念陈旧
        在以往的工程造价的管理观念中,更加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而忽略了其他关键环节的成本管理,如设计环节和竣工环节等。并没有全过程成本管控的意识,导致成本管控的效果一直打不到所期望的结果。而且,从当前的建筑工程的开展形式和施工时间来看,人员变化较大,提升了工程造价管控的难度,如果管理模式固定不变,管理观念陈旧,就无法适应市场的变革,就会造成造价成本管控缺乏高效性和科学性,降低工程造价成本管控的效力和水准。除此之外,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会影响造价的管控效果,从当前情况来看,很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都是走走形式,工作责任心不强,阻碍了成本管控工作的实施。


        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3.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为后期的具体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影响整个工程造价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准备阶段包含了决策环节、招投标环节等。建设企业一般会利用招投标的方式来选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确定施工材料和施工企业。但是,要值得关注的是,在招投标环节一定要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与公正,杜绝出现徇私舞弊和私下内定的现象,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选择最佳的标底文件,在确定合作企业的过程中,要对各个投标单位的相关资质、信誉、价格和服务进行综合考察,选择造价适宜,性价效益最高的施工企业,为控制工程造价创设良好的条件,加强与施工企业的沟通频率,尽量减少工程造价的变更,做好准备阶段的所有工作,达成成本控制的优化。
        3.2设计阶段
        在工程设计阶段,基本上就能决定整体造价投入的大部分。因此,该阶段的管控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把握整个项目,从多个层面展开思考,确保自身考虑足够周全。在综合考虑限额设计和工程价值之后,对造价成本予以控制。确保在质量达标的同时,将实际投入压缩到最低。在对备控方案进行筛选的时候,应当参照投资限额,从而保障造价成本不会超过限额的数值。在进行方案制定时,除了要把握经济性、美观度和适用性之外,还要确保技术的操作性以及建筑功能和环保水平能够达到规定要求,以此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案。设计人员将限额作为主要依据,对项目的各项系数予以测量,并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制定最佳设计方案,并尽可能确保方案不要有任何变化。但凡设计方案投入使用,在执行的过程中就要时刻保持谨慎的状态,最好不要随意调整。为了防止变更出现,应当对整个方案落实的过程予以实时跟踪,若发现有任何缺陷,应当及时优化。此外,成本的浪费也要控制在最低。工程师在设计完方案之后,就要对规划工作和资金进行分配,以防会有资金周转不力的情况产生[3]。由此能够得知,在整个项目之中,造价工程师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承担着审核项目的基本职责。针对当前收集的各类材料,对其展开全面整理和分析,并把握其真实性、精确性以及有效性,仔细对比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从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材料。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对项目投资做好预算,在考虑技术支持的过程中,确保其满足使用的正常标准,进而使得造价投入能够得到合理控制。
        3.3施工阶段
        由于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周期长、控制范围广、成本控制复杂,在施工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与工程设计往往不一致,影响整个项目的阶段价格。因此,应制定合理的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和严格的监督措施,避免浪费。
        3.4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控的最终工序,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竣工阶段,不但要收集和归纳所有的竣工资料,而且要保证工程结算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决定项目效益的核心内容。一般状况下,最后的结算金额,是中标金额和变更经费和签证经费的总计,因此,需要对工程量和每一笔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查,并组织专项成本分析会议,查看与财务预算、材料购进和实际使用情况是否一致,购进价格是否合理,如果出入较大,需要找出根本原因,保障竣工结算的合理性,避免企业受到经济损失。
        结语
        建筑工程发展迅速的今天,质量和效率的双重保障才是进步的基础,保证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又复杂的一项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被重视,需要对每个环节严格管理,科学有效地进行控制,以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子青.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4):71-72.
        [2]刘阳.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J].居舍,2021(06):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