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5月10期   作者:侯义召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社会前进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可有效地缓解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并满足电力需求。
        侯义召
        45222819760418****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社会前进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可有效地缓解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并满足电力需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其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这两点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此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且不会有额外的成本支出。基于此,以下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
引言
        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严重的现代社会中,节约用水和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成为当前的重要目标,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仅能够使以上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如果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第一要素,那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就是专项工程顺利推进的支撑力,深入挖掘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施工技术及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施工技术和管理,再加上该工程本身复杂程度较高,所以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利水电整个工程有所影响。与其他工程相比较而言,水利水电工程对质量要求更高,一旦质量细节把控不到位,那么必然会引发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只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严格要求,才能在保障工期顺利完成的同时,提高整体质量。另外,在水利水电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做好准备工作,以此来保证其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有序进行。同时,也要制定严格且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在规章制度的要求下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从而满足整体的建设标准要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水利水电工程无论是施工技术还是施工管理,对整个工程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这也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水利水电工程全面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价值。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2.1GIS技术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建立更加合理且高效的数据信息汇总机制,有效提升智能化分析的合理性。并且,配合GIS集成技术完成三维可视化处理,可为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勘察工作以及设计运维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保障。在应用GIS平台的过程中,配合技术应用要求能对道路结构、隧洞结构、桥梁结构等进行参数化分析,从而提升工程量自动计算的合理性,匹配多元数据分析机制和可视化处理机制,就能大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水平。
        2.2预应力锚固技术
        此项技术是从混凝土的预应力施工中发展而来的锚固技术,将预应力拉锚与岩锚所具备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有着适应能力强、成效显著及应用范围广等优势,这种情况下,将该技术合理应用到水利水电相关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能够确保工程得到有效的补强与加固。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此技术和GPS技术相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锚固的方向、大小及深度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在预先主动给基岩与建筑增加预应力的基础上,让相关结构受力的部位得到加固与完善。
        2.3BIM技术
        应用BIM技术能建立完整的建模体系,配合Navisworks软件和建模技术生成环境,就能完成基础数据采集和地形信息汇总,保证为后续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应用管控提供保障,在可视化仿真系统建立后,利用等高线、TIN模型以及动态填挖后的模型进行工程场景的渲染,配合对应的3DMAX软件、CAD实体建模模型软件等,就能提高数据应用和管理的效率。例如,地形填挖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地形动态填挖是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

其中,基坑开挖、料场开挖、导泄口出入段开挖等都较为关键,若是仅仅依据一个原始地形曲线完成施工,难免会对一些细节有所疏忽,因此,要配合地形TIN模型建立对应的现场修改处理,从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综合技术处理效果。
        2.4绿化混凝土技术
        在进行水利水电相关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防护混凝土结构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相关施工人员要与现代化施工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充分融入绿化意识,将一些绿色植物种植在混凝土的间隙中,这样能够为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建筑添加很多生态化特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绿化混凝土相关技术时,需按照一定的施工程序来进行,按照大小不同的孔径对混凝土展开合理设置。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
        3.1完善施工的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保障施工质量以及以后的使用寿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必不可少。要想切实开展有益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首先从法律法规方面,为施工管理制度制定大致的框架;随后根据行业标准以及具体的施工需求,制定专门的标准要求以及施工管理条例;最后,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以及工程的质量需求,制定细节化施工管理制度,并且落实到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另外,在施工现场,也要保障管理人员的有效巡检工作,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信息第一时间共享给各部门,以便于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减少该问题对施工造成的消极影响。
        3.2强化施工的标准化
        标准化建设是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工程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标准化施工要求事先制定好工程施工计划,并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推进项目保证施工项目的有序性。另外,工程开展过程中的每一项活动,都要以国家相应的标准要求为约束。遵循国家标准中明确要求的内容,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施工项目中,努力做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实现工程项目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努力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3.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的监督力度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离不开监督,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在选择监督人员时,要保障监督人员具备较高的施工经验以及监管经验。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合理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以及管理权力,还要保障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为基层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纠正施工人员的错误施工行为,减少由个人原因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另外,还要在施工现场布置监控设备,方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人员施工行为中存在的不足。
        3.4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的实施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所以对于施工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同样重要。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分工,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要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进行人才能力针对性培养。尤其是在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操作使用上,要事先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结束语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讲,施工技术和管理都是整体工程的关键性部分,所以必须要对这方面加以重视,并根据其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得到顺利地完成,并为人们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潘翔.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J].人民黄河,2020,42(S2):272+275.
[2]张成涛.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究[J].珠江水运,2020(23):94-95.
[3]张金鑫.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2):73.
[4]王刚,邱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相关问题及解决对策[J].四川水泥,2018(10):170.
[5]付军.探究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居舍,2018(2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