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勇
45051219821227****
摘要:当前,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升。从国内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未来几十年内城镇化建设速度会不断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内城市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对城乡统筹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保证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有效措施。所以,从发展趋势来看,市政公用工程具有十分有利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市政公用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想要提升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加强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更好地提升市政公用工程的整体水平。
1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特点
1.1普遍性特征
第一,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施工机构、施工设备等,都在不停地流动,随着施工进度在不停地转移;第二,产品形式丰富,建筑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出多种形式的产品,由于用途的不同,使其结构、外形有很大的差异,并且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方法也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第三,建筑工程一般是露天施工,部分工程需要高空作业,所以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第四,对施工技术要求严格;第五,施工周期长、机械化程度不高。
1.2项目非常复杂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的内容繁多,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像给排水设施、道路交通、城市园林绿化、桥梁等,这些工程分别属于不同行业,每个项目在建设时,都需要相应的施工队伍,导致市政项目管理难度的增加,并且需要管理的人员数量较多。
1.3不可控因素较多
市政项目多数是在城市内部进行工程建设,除了受到天气影响外,还受到政策、市场形势的影响,这些都是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因素,对项目管理的影响较大。另外,人为因素的影响,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内容复杂,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致使参建单位数量较多,各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是项目管理的重点。而由于各参建单位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联系不是十分的紧密,相互之间的关系较为脆弱,使得施工单位、业主、监理公司、设计院之间出现不和谐;并且还存在不可预见性的影响因素,比如地下设施建设,将面临地下管线、周边建筑地基等问题,都会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管理措施
2.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要想保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良好控制,首先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把控,这是提高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的根本,并且能对施工进度有效掌控。因此,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保证所有建筑材料符合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重点关注材料采购工作,不仅要安排技术人员陪同进行材料供应商的调研与确定,而且要对所有供货材料质量进行检验,从源头环节控制好材料质量。此外,对于采购的建材还要加强运输管理,避免材料在运输途中出现过度损耗,材料进场前要先验收,重点检查材料规格、型号、质量等,唯有检验合格材料才能进场投入施工。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建材,需要退给供货商,不得以次充好混入施工现场。进场后的建材需要安排专人保管,避免因管理不当而出现生锈、遗失等情况。由此可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本质上便是对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相关人员需要高度重视且落到实处。
2.2注重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是保证工程如期完工的关键,在施工合同中有明确的工期要求,创新应用网络计划的方式,对工程进度进行严格管控。
根据市政公用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进度管理制度,首先,做好人员、设备、原材料、资源等准备和协调工作,对市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前的预测,包括各专业施工工序、多单位交叉施工,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周边环境、气候变化等,需提前思考,提前做出解决方案;其次,要考虑到工期延误问题,如果因突发事件,导致工期延误,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在确定可完成项目总目标的基础上,并确保项目质量的情况下,适当地调整工期,以确保市政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
2.3优化施工方案,合理比选各种技术措施
施工方案在确定前需要经过有效的优化比选,才能有效提升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及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有效实现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简单而言就是通过分类比选的方式,尽可能地选择最适用于项目的管理方式,最符合项目需求的材料试验方式以及最满足项目要求的施工技术,从而最终确定满足招标标准的最科学且最适合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一般会包括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施工技术与措施、实际施工建设工序确定、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的选择以及施工过程的组织管理等等。施工方案所包含的内容会互相影响,一旦其中的一项内容发生较大改变,就会对其他工作内容造成相应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制定科学且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能有效实现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通常而言,要想更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技术措施,需要根据中标合同的各方面要求以及上级部门提出的各方面标准,对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整体规模、性质用途、施工现场情况、施工难度、施工规模配置以及施工材料设备等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制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且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在项目前期,需要技术人员根据有关要求制定出不同标准的施工方案,然后经过多方评审和讨论,选择最适合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且最经济、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还要综合考量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及先进性,以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2.4质量成本管理目标
企业与财务部门应在工作基础上,从项目整体管理层面出发,将工程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内容相结合,形成新的管理目标;便于项目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从成本与工程质量两方面出发,合理开展各项施工工序活动与施工监管活动,降低后期质量问题产生的额外成本支出,改变以往施工工作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单方面控制工程质量的局面;将成本管理工作融入施工建设质量管理目标中,降低项目质量隐患对成本管理工作的影响,并为项目管理部门提供更全面的质量管理规范与目标。
结语
总之,高效的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节省项目施工时间,保障项目施工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应积极优化施工过程和方法,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整体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俊玲.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7(23):211.
[2]黄德仪.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8(29):150.
[3]杨琴.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居舍,2018(35):144.
[4]谢玲琳,刘璟.探讨市政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改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180.
[1]王刚,田泽民,刘剑.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智能城市,2020,6(22):107-108.
[2]高先冬.分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20(33):111-112.
[3]张常海.探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中),2020(10):13.
[4]刘丽飒.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11-112.
[5]游欣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居舍,2020(25):147-14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