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查方式对外来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7期   作者:高敏
[导读]

高敏
(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5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查方式对外来器械清洗效果影响。方法:运用分组研究法进行本次实验,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此时间段内收到由器械商供应的外来器械,随机选择70套依照不同的检查方式进行分组,其中清洁洗手后进行检查的为徒手组,在清洁洗手后佩戴手套进行检查的为手套组。结果:手套组在本次研究中清洗合格率为97.14%明显高于常规组85.71%,P<0.05。结论:在对外来器械进行清洗后,采用不同的检查方式也会对清洗效果产生影响,佩戴手套进行检查更有助于减少污染,提高清洗合格率。
关键词:不同检查方式;外来器械;清洗效果

   外来器械主要指由医院以外供应商提供的,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虽然该类器械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可以及时满足医院治疗需要,补充医用物资[1]。但由于供应器械多具有结构、形状复杂、流动性强等特点因此具有一定的消毒管理难度。为了进一步避免医疗事故的产生,降低外来器械的使用风险,在对其进行针对性消毒后,还会再次进行清洗检查,保证灭菌质量[2]。器械检查是外来器械消毒管理的重要一步,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不同检查方式对外来器械清洗效果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此时间段内收到由器械商供应的外来器械,随机选择70套依照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徒手组和手套组,每组有35套器械。
   1.2方法
   器械清洗:需要同一批人员在同样长短的时间下清洗不同组的器械。再开始清洗前需要对照供商提供的说明进行器械拆卸,在将关节部位彻底打开,浸泡在全能强效多酶清洗液(浓度为1:200,浸泡时间控制在10min)。取出器械尼龙软毛刷对器械表面轻轻进行刷洗。一直到肉眼可见处无异物为止,然后为漂洗步骤运用纯水漂洗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s,在漂洗完成后放入90℃的热环境中开始消毒,消毒时间保证1min,运用气枪吹干器械进行15min的干燥处理。
在对所有器械完成清洗后开始进行检查,其中徒手组人员在清洁手后手持器械进行检查,手套组则在清洁过手后佩戴手套进行检查。
   检查:①首先是对两组人员清洁后的手进行检查,人员需要采用同款洗手液,运用6部洗手法进行清洁。清洁后取荧光测试管中的专用棉拭子,在人员手指屈面上进行采样,采样面积为30cm2涂抹2次后将棉拭子放入试管内,打开阀门释放试剂,通过顶部胶囊释放荧光素酶、裂解液,轻摇3s,然后放入仪器内,开始进行检测。②在检查过程完成30min后对人员清洁后的手以及手套进行采样检查,步骤方法与上同。③对检查后的外来器械进行检查,步骤方法与上同。
   1.3观察指标
   通过比较观察统计两组人员ATP相对发光值以及检查合格率。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X2,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在对两组人员清洁后的手进行检测时,可发现发光值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在对工作30min后的人员手和手套进行检查时,发现发光值呈明显差异;对检查后的外来器械进行检查时,发现徒手组也相对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比较最终两组清洗效果合格率发现手套组合格率要明显高于徒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3 讨论
   彻底清洗治疗用器械是保证院内器械消毒、灭菌的重要步骤。外来器械结构复杂数目繁多,尤其像一些手术用治疗器械,其不仅类型丰富、大小各异,还可能同时被提供给多家医院使用,具有流动性大,易污染性高的特点,相应提升了器械本身的消毒、灭菌难度[3]。因此为降低外来器械的使用风险,应严抓清洗、灭菌、检查等步骤的工作质量,尽量降低污染可能,提高器械使用安全度[4]。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是一种常见检测手段,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多项优势,可以较好的满足各类检测条件与监测场所。而且用该仪器操作简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误差操作,进一步降低了检查过程对检查结果的影响[5]。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不同检查方式进行比较,发现佩戴手套进行检查,可进一步降低器械污染可能性,保证清洁效率。这是因为虽然严格遵循6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清洁,可以有效提升手洁净度,但随着检查器械工作的开展,外部环境、体表温度的变化以及器械触摸均会提高细菌、病菌的生存率,影响清洁效果。通过配戴手套,可有效避免皮肤与器械的接触,因此降低了细菌生长率。
   总而言之,外来器械灭菌率对治疗安全性的提升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检查方式也会对器械清洗效果产生影响,在清洁手后佩戴手套进行检查,更有利于保证清洁效果,降低使用风险。

参考文献:
[1] 姜灵, 万叶, 张莉. 集中式管理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效果及其对术后感染率的影响[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 24(22):30-31.
[2] 孙振洁, 符为兰, 姚美芳. 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7):192-193.
[3] 苏继兰.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023(024):124-126,130.
[4] 夏甜、荆丽丽、苏文洁等. 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在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疗设备, 2020, v.35(S1):83-85.
[5] 王瑾、高瑞雪、张流波、朱亭亭. 两种ATP荧光检测试剂对医疗器械清洗效果检测的比较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0, v.37;No.230(10):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