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术后康复研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7期   作者:张非凡
[导读]

  
  张非凡
  (石河子大学;新疆832000)
  摘要:全膝手术后。尽管如此恢复比较理想,还是有些异常在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存在。正常的膝盖模式被归因于几个可能的原因,例如作为植入物的几何结构和手术技术,后交叉韧带保留/牺牲,术前膝关节僵硬的模式由于疼痛和生物力学改变,伸肌无力肌肉,术前关节炎类型,本体感觉缺陷,多关节退行性病变。减少接头处的应变和剪切力,联合合同膝关节屈肌和伸肌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策略,但会增加压缩力和接缝荷载。即使是患有功能评分优良,植入时间可延长由于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的改变而受损。在本文中,我们认为正确的肌肉激活行走模式主动控制膝盖的程序对步态机制的理解至关重要,从而使临床医生能够适应康复针对特定患者的计划。有效的评估方法可能有助于评估康复的有效性,
  
  膝关节退行性疾病老年人的一个常见问题,经常引起功能失调。在大多数情况下,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是指手术治疗恢复膝盖功能和缓解疼痛。步态通常表现出良好的术后好转。然而,许多作者报告说时间距离参数异常,单肢站立时的膝矢状运动即使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肌肉活动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内,尽管临床效果良好或优秀以及康复计划。异常的膝关节模式可归因于几种原因可能的原因,如:植入物的几何形状,手术众所周知,异常的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可能导致假肢失败;令人满意的结果植入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确的运动学和载荷更换接头处的控制。肌肉共收缩的存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会导致高接触力的同时关节,而生理激动剂-拮抗剂肌肉协同作用增加平移力,从而降低接触应力。为了充分了解步态生物力学,肌电图信号作为肌肉激活的指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通过将肌肉活动与工作联系起来在关节处每单位时间进行,可以区分偏心、向心和等长肌肉收缩,从而阐明肌肉主动力和被动力的作用关于外部关节力矩。在对患有膝盖病的病人的追踪中,在康复的不同阶段接受了TKR程序。临床结果用t检验步态分析和临床评估。
  
  正确对待康复治疗,验证其有效性功效。在康复计划的不同阶段,所有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残余异常的重要性,保留后交叉的髁状突种植体,允许早期关节活动和负重。髌骨没有受伤已替换。手术后,患者接受了旨在恢复足够运动范围(ROM)的康复方案,加强股四头肌,改善本体感觉控制。术后第二天开始康复手术。一个被动的移动装置被用来移动膝盖在疼痛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因此获得从0到90的ROM。肌肉强化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是通过电刺激实现的刺激。


过了几天,病人开始积极锻炼用于臀部和膝盖的运动,按摩,肌肉等长收缩股四头肌和运动,以实现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每天进行两次康复治疗。这个患者可以在两个小时内承受患腿的全部体重周。在此期间,患者进行了恢复健康的训练步行能力;一开始用拐杖减轻患腿的负重,四天后用全副武装负重。指示病人控制行走时支撑在手术腿上的重量,伸展完全的膝盖在脚跟处打击并保持平衡脚跟、脚踝和前掌的生理摇杆立场。为了提高平衡和本体感觉功能,采用本体感觉再教育,首先通过开放式运动训练链式练习,然后通过封闭的运动链练习一种坐姿,最后是双腿站立。病人出院时被送到医院在家里进行日常锻炼。患者还接受了心理咨询正确行走、爬楼梯和举重以避免过度的膝盖压力。
  
  总之,本病例报告显示定量步态分析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临床功能评估;特别是研究对肌肉激活模式的研究是全面了解步态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来了解步态表现。对膝关节的形态进行了观察临床上与膝关节伸展不足有关股四头肌和可能的小腿无力,以及缺乏运动能力由于本体感觉受损而控制膝关节;这使所有的下肢肌肉活跃起来在加载响应和中端站姿阶段。基于这些结果,我们建议患者接受特定的康复计划,旨在提供阶段性膝关节肌肉控制,肌肉强化,提高步态本体感觉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茂斌.关于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国康复
  医学杂志,2012(7):587-589.
  [2]张毅,张烁,罗元,等.基于 Kinect深度图像信息的手势轨迹识
  别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9):3547-3550.
  [3]张亚群,王岸新.失能老年人康复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J].当
  代体育科技,2017,7(9):18-20.
  [4]纪翔,饶培伦.体感游戏在中国老年人康复领域的研究进展
  [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9):1036-1039.
  [5]秦超龙,宋爱国,吴常铖,等.基于 Unity3D与 Kinect的康复训
  练机器 人 情 景 交 互 系 统 [J].仪 器 仪 表 学 报,2017,38(3):
  530-536.
  [6]马旋,薛原,杨若瑜,等.基于 Kinect的人体实时三维重建及其
  应用[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4,26(10):
  1720-17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