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诊断水平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7期   作者:钟欣
[导读] 浅谈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诊断水平


钟欣
(四川省都江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1830)

   近几年,我国医学微生物检验技术正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已经成为判断治疗方向的重要依据,而微生物检验结果可靠与否将影响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决策以及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虽然医学微生物检验技术得到了临床医学的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但是微生物检验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诊断水平。笔者为此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医学检验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1.对微生物检验细菌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
   对于提高微生物检验诊断水平来讲,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措施,只有合理加强质量控制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检验质量水平,以确保检验质量基础性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进行实验之前,予以质量控制是确保所有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根本,此时的具体工作为采集标本和运送标本,故需要实验室制定相应的指南,以方便采集人员与患者按照指南完成操作。检验人员在接种标本之前需检查标本是否达到标准,若不合格则需要重新采集,且要对生化反应的培养基、检测试剂等分别进行试验,以确保其能够产生正常的生化反应。另外,测试产生的代谢产物应避免受到细菌的污染,凝固酶、氧化酶等开瓶需定期进行菌株测试,开瓶后需定期使用阳性菌和阴性菌进行测试。实验室内的所有仪器设备需要定期检测运行情况,保证每一台仪器都有专人进行维护和保养,并详细记录维护情况,如果发现仪器有异常情况需及时维修。
   
2.不断提高微生物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
   检验人员的自身素质会给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带来影响,而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则会给检验质量构成影响,因此需要检验人员将患者利益作为工作准则。由于临床医护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十分复杂,故需要医护人员保持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质,不要因自身素质原因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建议检验人员不断开拓进取,扩展自身检验技术手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进,以促进整体检验素质不断向前发展。另外,相关领导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求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强调反复性,尽量避免发生技术误差,且要不断学习新的检验技术和检验方法,积极参加相关交流学会,丰富自身经验,在此基础上改建各种检验方式,熟练掌握各种检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采用一切办法不断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



3.加强微生物检验与临床之间的密切联系
   实验室的检验技术人员应与临床工作者展开紧密联系,定期探讨微生物采集、运送、保存等相关要求,规范采集、运送与保存过程;同时需要完善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验收制度,及时退回不合格的标本,且要注意,如果患者存在抗生素药物服用史,则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含有树脂的培养基采集标本;而临床医护工作者在开具化验单时应向实验室工作人员说明患者的大概诊断方向,以便于检验人员选用最合理的检验方式和检验流程,获得最佳的诊断结果;另外,检验人员应在得出诊断结果的第一时间通知临床工作者,以便于临床医生及时作出诊治方案;对于存在疑问疾病的患者,检验人员可与临床医生共同探讨病情,并接受相关实验咨询;检验人员还应参与到临床医生组织的感染性疾病会诊中,结合工作经验发表个人见解,并针对细菌耐药方面作出专业的说明,给予临床医生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4.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的自身操作技能
   据了解,有很多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认为微生物的限度范围比较多,适当放松不会给检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以致于检验人员常常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马虎大意的现象,使得标本受到污染,无法反映真实的标本染菌情况。对此需要微生物实验室的负责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督促检验人员明确掌握每一个检验环节,规范检验材料和检验操作,秉持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执行各项操作,尽量避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在此基础上需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负责人定期组织科室检验人员学习与自身工作内容有关的知识,督促检验人员不断丰富个人技能,熟练掌握各项检验操作步骤,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注重各项检验细节,尤其是检验之前的消毒工作。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等需要在使用前和使用后认真清洗、消毒,但在灭菌过程中不得让其与液面直接接触,以免影响细菌计数的准确性;另外需要注意,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细小差池都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因此需要检验人员认真分析每一个实验步骤,并结合本院实际检验情况建立健全的检验系统,规范检验过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
   笔者了解到,采用微生物检验诊断感染性疾病是目前现代医学常用的医学检验方式,它能够为临床医生诊治疾病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而且微生物检验还有助于防控多种流行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极具科学性的防控依据,但是微生物的种类比较繁多,且体积偏小,检验过程十分复杂,如果检验人员未能熟练掌握检验操作方法,未按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则会给检验质量带来影响,进一步影响微生物检验诊断水平。因此需要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争取得到进一步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