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7期   作者:熊翠
[导读]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

熊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9例。干预组接受以人文关怀护理的健康教育模式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评测和调查。结果 干预后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认知和技能显著优于干预前(P <0.01))。结论:运用人文关怀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我血糖监测能力,从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健康教育效率。

关键词:人文关怀,血糖监测,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SMBG)是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提高糖尿病病人对自我血糖监测的认识是健康教育应重视的问题[1]本研究运用人文关怀护理对15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管理,加强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住院就诊糖尿病患者158例,年龄11~83岁,所有患者生活能自理,行动自如,无严重急慢性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自我血糖监测技术掌握情况,发放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日记本,嘱患者每月门诊随访一次,时间6个月,每次随访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解答相关知识的咨询外,给予指导解决。
1.2.2 实验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内容见下:①知识评估:评估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知识掌握情况,给予患者全面的一对一健康指导。②心理护理:注重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帮助患者达到心理、精神、灵性及社会文化的健康[2],使患者主动接受治疗。③制定血糖监测处方:根据每位患者病情以及使用药物情况,制定适合个人状况的血糖监测方案。④血糖监测日记本:每人发放糖尿病人血糖监测日记本,详细记录每次血糖值,与患者共同回顾血糖监测的结果,找出引起血糖高的原因。⑤操作示范:采取床头教学方式。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操作示范,直到完全熟练掌握血糖监测技能。⑥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近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连续的、动态教育指导。
1.3评价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技术掌握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包括对患者血糖监测认知和技能评分;认知满分20分,共5条,每条4个条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健康认知和技能评分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得分均有所提高,实验组认知和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自我管理能力
  人文关怀与临床健康教育紧密融洽在一起,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管理能力,由于糖尿病的特殊性,糖尿病患者必须在家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患者的操作技术也是影响血糖测量结果精准性的关键因素。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把护理落实在患者身上,不仅要以患者为中心,还应给予患者最贴心的护理[3],责任护士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血糖监测操作示范,并在示范者的指导下让患者进行反复操作训练直至基本掌握血糖仪监测正确操作。本研究实验组结果还显示,患者掌握技能越好,其监测血糖依从性也较高,体现了人文关怀对提高了患者自我测血糖的技能和认知,从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变。
  3.2 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把护理落实在患者身上,提高了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意识,患者能实时了解血糖水平,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评估生活事件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有助于为患者优化降糖治疗方案[5]。针对监测血糖高时,护士根据检查结果实时给与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分析是否饮食不合理导致的高血糖还是偶然高血糖,排除引起血糖高的原因,耐心讲解持续监测血糖的重要性。人文关怀同时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拓宽护理范围,丰富护理内容,有效的健康管理干预使患者认知评分增加[4],在糖尿病的治疗当中,实施人文关怀,把患者的心理健康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指导,从而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因素,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
4 总结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在实施人文关怀时首先要强化服务理念,把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放在首位,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7],对待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告知患者及家属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需要“五驾马车”的综合管理和调整良好的心态。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有利于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能够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吴晓梅.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2(4).
  [2]刘义兰,段征征,喻姣花等.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3):111-112.
  
  [3] 朱佳莲.人文关怀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工企医刊,2013(3):142-143
  [4]洛佩,程千鹏,武晋晓等.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 29(11)954-958.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M].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2(3)
  [6]熊翠,万青,黄乔.知信行模式用于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效果研究.齐鲁护理杂志.2015.17:73-74
[7]窗体顶端
  【7】程远娟,李昆程兆华等.护理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3):3027-3032.
  
  
  第一作者:熊翠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主管护师 在职研究生 联系电话:17720480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