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创伤团队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7期   作者:闻德武 袁蓉蓉
[导读]

闻德武 袁蓉蓉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创伤团队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择入40例本院急诊科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创伤团队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创伤团队可有效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一线临床借鉴。
【关键词】护理创伤团队;严重多发伤;急诊抢救
  多发性伤患者一般病情紧急,且危险系数极高,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发生休克现象,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在急救状态下,除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外,护理质量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其预后[1]。急诊护理是一种针对急诊危急以及重症患者实施的一种急救护理方案,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让患者得到快速准确的急救,提高患者的急救率的同时,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2]。临床工作中,针对多发伤病人的管理一直为医护工作者们研究的重难点,尤其是护理工作者。鉴于此,本研究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创伤团队干预,旨在提高抢救时效,降低死亡率,具体如下。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择入40例本院急诊科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14:6,年龄23~66岁,年龄均值(40.25±4.16)岁,受伤类型:交通事故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4例、锐器伤4例,受伤部位:头颅8例、四肢8例、脊柱2例、胸腔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5:5,年龄24~65岁,年龄均值(41.66±5.84)岁,受伤类型:交通事故伤6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2例、锐器伤4例,受伤部位:头颅4例、四肢8例、脊柱4例、胸腔4例。上述资料信息执行t处理后,表现为“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急诊科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以及吸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在医生处理伤口后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时更换床单,防止再次感染。
   观察组给予护理创伤团队干预。主要措施如下:(1)创伤团队创建。选取三人组成创伤团队,护士成员均为团队内部核心成员,负责其他护士的各项培训工作及创伤程度分析。重点负责团队内部的协调等工作,统计针对创伤护士的各项分配操作,分配好不同护士的不同工作。(2)急救绿色通道创建。患者入院后进行第一时间的抢救工作,成立抢救小组,备好抢救设施以及抢救箱,同时简化急诊患者的入院手续,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同时开通急诊的影像学检查通道,对于颅脑损伤以及骨折患者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影像学辅助检查,提高确诊率,同时协助医生更好地实施急救措施。(3)对急诊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增强急救意识,同时对各层护理人员分工明确,定位清晰,确保急救过程中可以有条不紊,同时与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有效配合,提高急救效率。(4)评估病情及实施急救。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评估,通过采集病史了解受伤原因和时间、患者对药物的过敏史以及是否有手术史。然后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及时进行吸氧,同时建立静脉通道,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以及头痛的症状,若出现颅内压升高,应及时遵医嘱给予降颅内压药物;对于四肢以及胸腔脏器伤的患者,首先应处理伤口,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防止失血性休克,给予抗感染。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皮肤以及面色状态,同时记录患者的出血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急救过程中,与医生进行有效配合,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在抢救结束后,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抗休克以及抗感染治疗,给予适当的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1.3指标观察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行SPSS23.0处理,计量行t检验(),计数行2检验(%),检验以P<0.05为水准。
2结果
2.1两组抢救效果对比
   研究组病人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病人(P<0.05)。表1 


 3讨论
 随着中国交通与工业的快速发展,意外事故导致的创伤也在逐渐增长,使得多发伤与复合伤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同时伤情种类也变得极为繁杂,伤情愈发严重。全球范围内,每日大概有2万人死于创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22年,创伤将会变成极为普遍的疾病之一,不仅会加大患者的致残机率,且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
   在急诊严重多发性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需要做到争分夺秒,以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提高抢救率。常规的护理模式对其的护理效果并不佳,不能规范性地应对各种多发伤患者,缺乏急救知识的培训以及熟练度。本文结果表示,研究组病人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均<0.05)。由此可见,护理创伤团队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可行性。护理创伤团队设立,及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急诊护理人员,以达到有效急救,增加急救时间的目的。同时根据不同病情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更快以及更好的急救护理,同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护理创伤团队可有效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一线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付姣荣.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20,020(016):287-288.
[2]环晶晶.团队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20,029(003):175-176.
[3]林兴红,赵春云.优化创伤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研究,2020,002(001):P.94-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