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7期   作者:张伟伟
[导读] 分析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张伟伟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四病区;江苏南通226100)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课题研究。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62例患者分为基线组和讨论组,每组31例。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基线组应用常规护理,讨论组应用个体化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并比较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讨论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如心理状况、生活状态、自觉症状、生理状态等,均高于基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讨论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基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积极应用和广泛推介。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胆结石手术;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生活质量;改善作用


前言
   胆结石在临床中也可被称为“胆石症”,通常是指发生于胆囊或胆管内的一种结石疾病。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随着患者年龄的持续增长,胆结石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升高,且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2]。基于此,本研究将2019年2月--2021年3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分组干预和讨论,旨在探究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课题研究。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62例患者分为基线组和讨论组,每组31例。基线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介于39~51岁,平均年龄(44.62±2.71)岁;病程介于5~9周,平均病程(6.52±1.14)周。讨论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介于40~51岁,平均年龄(44.58±2.69)岁;病程介于4~9周,平均病程(6.47±1.16)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结石疾病者;②患者和家属能主动配合临床研究;③临床诊疗资料齐全者。
   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②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③中途无法继续配合临床研究者。
1.2方法
   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基线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例如疾病健康教育、饮食科学指导等[3]。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讨论组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就诊后,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生活习惯等内容,同时还应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从而制定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选择恰当的宣讲方式详细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的具体流程、实施办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积极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如遇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应预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及配合度。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其交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并主动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实施期间,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例如脉搏、血压、心率等,如有异常现象发生,应及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③术后护理:胆结石手术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引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妥善做好管道固定及护理工作,并认真记录引流情况,例如引流液体积、性状、颜色等。根据患者的机体恢复情况,医护人员应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或改变卧床体位,以免造成压疮、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并发症。如遇术后恢复较佳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尽早开展下床活动,并在机体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并比较其生活质量评分。
   (1)利用GIQLI(消化道疾病生活质量量表)[4]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客观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水平越高。
   (2)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腹腔出血、胆肠瘘、切口感染等类型。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如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讨论组的心理状况、生活状态、自觉症状、生理状态等评分均高于基线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胆结石时多选择手术方案。经王贤龙、许全林等学者[5]研究指出,手术治疗胆结石虽然可取得良好疗效,但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多种负性情绪,引发手术应激反应的同时,还会阻碍手术的顺利进行。相关文献资料表明,在胆结石手术中如果能配合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不适症状,确保手术效果和治疗安全性[6]。
   实验结果显示:讨论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如心理状况、生活状态、自觉症状、生理状态等,均高于基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讨论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基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确切效果,同时还能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积极应用和广泛推介。
   
参考文献:
[1]张翠翠,潘丽锋,王杰,等.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2):3184-3185.
[2]靳亚仙,赵亚莉. 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节护理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2055-2057.
[3]景彩云,石学英.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5):2692-2693.
[4]郭玛娜. 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急诊胆结石护理效果的对比[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2):2843-2845.
[5]王贤龙,许全林. 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4):108-111.
[6]杨晓莹,胡蓉,杨小香.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 贵州医药,2019,43(10):1643-16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