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刚
国网延边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 吉林 延边 133000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各行各业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使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的阶段。当前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到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各行各业均取得较大的进步。虽然当前阶段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优势较多,但这个过程中无法避免各类故障的发生,必须及时排查和处理相关故障,这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
配电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完善了自动化处理流程体系,健全了相关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但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缺陷和故障,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和处理措施,及时排除存在的故障和隐患,最大程度提高故障处理水平。
1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
随着近年来各种智能技术的发展,配电系统整合了管理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等,无论运行还是管理都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配电可靠性更高,且效率明显提高,不同用户配电需求得到满足,合理利用大数据调节和控制配电网,保证充足电能,通过优化配电过程达到提高成本控制和效率的目标[1]。具体来说,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1馈线自动化
以这一技术为基础,为自动化监控提供保障。若这个过程中馈线运行出现故障,系统可及时感应并自主搜集相关的异常信息,为信息传输和反馈流程提供保障,为之后的故障处理提供指导。管控馈线是应用的是自动化技术高校复杂,其中比较关键的技术有两种,一个是遥感控制技术,另一个是远程管理。在几种智能技术统合作用中监控配电网中的馈线,之后整合与连接计算机系统,使故障分析过程更科学,之后终端发出了切断故障区供电和问题区域隔离指令,提高配电网安全性。
1.2管理自动化
配电管理中具有大量系统信息,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整合与利用这些数据。传统管理模式下主要以人工参与和操作数据为主,这就意味着无法避免存在操作失误的问题,且无法优化配电过程。但自动化模式下管控更高效且更便捷,首先是配电网系统控制的自动化的实现,这主要是可靠通信过程的功劳以及终端计算机网络设计和运行的科学性。其次是安全管理。以数据操作为基础,为更新和优化了安全管理奠定基础,使配网安全防护从多个维度得到强化。最后是信息管理,这一过程是最大程度发挥自动化优势的关键,主要在于发挥了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和监管过程,完美整合了信息获取、传输和整合应用等过程,推动配的信息朝着智能化方向管理[2]。
2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
2.1加大故障指示器管理力度
故障指示器和“三遥”配电自动化终端相比可以及时给配电自动化主站上报相关故障,这对故障检修人员而言无疑提供了故障定位,因此很难实现对故障区域进行遥控隔离又或者恢复健全的供电。
但部分区域隔离故障的要求不高,可应用故障指示器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故障区域并进行故障检修,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这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减少故障查线时间和停电户时数。因此,可将故障指示器用在隔离范围小且对供电可用来要求不高的区域;而对这方面要求较高的则要应用“三遥”配电自动化终端[3]。
故障指示器具有诸多优势,如拆卸简单、便于安装等,为发挥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指示器的作用,很有必要应用轮换替代法,定期巡检查询故障指示器,也就是隔一段时间后应用故障指示器替换相同数量的故障指示器,之后将替换下来的指示器进行抽样测试,测试后并确定结果无误后为日后现场替换提供依据。若测试后发现存在部分缺陷,则适当增加轮换替换故障指示器数量,并加大样品抽取强度,且将轮换周期缩短,确保可以技术发现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指示器存在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2加大电网改造力度
为了最大程度挖掘自动化系统多元化的价值,很有必要保证配电网和系统之间的契合度。以具体的情况为基础,不少故障主要为配电网故障缺陷而非自动化技术问题,这些缺陷无疑给设计和融入自动化带来较大挑战,配网管理网络化被限制。为了预防故障,很有必要提高对电网改造的重视[4]。一方面,成功分考虑自动化技术,合理整合电网系统。从控制故障风险方面分析,可提高电网结构的科学性,提高布设故障检测网的效能,在配电设备中设计各个装置,将自动化管控技术和装置应用其中。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系统和故障检测装置的稳定功能,为发现和接触故障奠定依据。
2.3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若电力系统自动很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类型为永久性,则必须第一时间识别故障,隔离故障出现的部位,之后快速建立新的配电系统,尽快处理故障发生部位,保证其恢复正常。若一条线路中的某个部位发生故障,这时馈线电路器会自动跳闸并自动重合,重合成功后意味着故障已经解决。若为永久性故障,馈电线路起也会发生跳闸问题,断开部位的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同样存在故障电流的问题,为准确定位故障部位奠定基础[5]。切断电源后分段刀闸自动打开,自动隔开故障部位,这是自动化系统新的运行方式也被启动,控制了刀闸和断路器,这个过程中正常运行的线路就会被接到有足够的电能电源上,如此一来就算发生故障的线路也可以正常运行,整个系统运行不受影响。线路发生故障必须在加强安全管理力度,保障还未发生故障的线路的安全,为电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
结束语
自动化技术应用在配电中不仅改变了配电过程,还实现了这一过程的更新工作。配电故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检测故障必须合理利用智能技术和装置,改变故障处理途径和思路。改造电网是比较关键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自动化配网的契合度,为使用和整合技术奠定依据,加大力度关注信息和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借助信息管理和技术应用等对配电故障风险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毅恒. 浅谈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 电子制作, 2017(20):98-99.
[2]崔奇.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J]. 环球市场, 2016(21):103-103.
[3]安嘉, 周基东.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5):53-53.
[4]罗律.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研究[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20(6):384.
[5]张国清.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20(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