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利民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延安热电厂 陕西延安 716004)
摘要:大唐延安热电厂1、2号捞渣机,自投运以来,多次出现主链条和电机驱动端小链条断裂且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特别是2020年1月6日,2号捞渣机主链条断链事件,我厂组织40多人,用时10小时才恢复正常运行。此期间,造成机组限负荷至140MW(限负荷40%),长达12小时,造成电量损失192万kWh,利润损失约20万元,两个细则考核35万元的经济损失。为解决此项问题,大唐延安热电厂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对捞渣机设备问题的深入调查分析,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并进行了实施,解决了捞渣机断链不能及时发现前期征兆,并及时处理,避免事故扩大的问题。
关键词:捞渣机;链条断链;改造
一、详细科学技术内容
大唐延安热电厂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对捞渣机设备问题的深入调查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1. 因主链条断链保护存在误动的问题,长期未投入。
2.主链条原配备的链接链环结构不合理,存在脱钩隐患(本次事件直接原因为链接环脱落,如图1所示)。
.png)
3.捞渣机运行时,驱动电机电流基本为一条直线,而链条断裂后电流也为一条直线,且二者电流相差不大,带负荷为18A,空载时为15.5A,变化不明显,运行人员监盘难度大。
4.视频监控,存在就地照明昏暗,不易看清设备运行状况。
5.点检和检修人员现场巡检无明确的检查内容。
二、项目实施方法和过程简述
通过对捞渣机设备原理进行分析,了解链条链环结构,同时翻阅资料,制定了《防止捞渣机链条断链措施》。具体如下:
1.设备部热控二班对捞渣机断链保护的保护逻辑进行排查和梳理,并对保护设备进行了逻辑优化和技术改造,确保捞渣机断链保护顺利投入。
2.设备部组织继电保护人员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了捞渣机电流异常跳动报警功能,减轻了运行人员的监盘工作量,增强了设备的监控手段。
3.检修维护部修编定期巡检制度,增加巡检频次,每天检查捞渣机链条,建立检查台账,及时对链条的松紧度和跑偏情况进行调整,并对原主链条的链接链环进行更换,更换为结构更可靠的链接链环,避免链环脱开。
4.通过举一反三设备部修订保护和自动相关制度,明确所用辅助设备保护、自动的检查周期,确保保护100%投入,自动投入率不低于95%,保证了辅助设备的可靠运行。
5.检修维护部更换捞渣机就地照明,提高照明亮度,同时调整监控摄像头位置,便于运行人员监控。
三、应用情况
项目实施后,半年多未出现捞渣机主链条和电机驱动小链条的断链事件,未出现因捞渣机问题引起的限负荷情况。通过改造提高了捞渣机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通过举一反三,对全厂辅助设备的保护和自动投入进行了排查,使保护100%投入,自动投入率不低于95%,保证了全厂辅助设备的可靠运行。避免的因捞渣机故障造成的限负荷事件,避免了经济损失。
更换后的链条链接环,如图2所示:
.png)
现场照明整改、捞渣机断链保护装置改进以及增加监督报警功能,如图3、图4和图5所示:
.png)
四、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一:
捞渣机断链保护的保护逻辑优化和技术改造。
关键技术二:
通过改造,增加捞渣机电流报警功能。
关键技术三:
通过对比,选用可靠性更好的主链条的链接链环。
关键技术四:
从管理制度上明确了点检和检修人员捞渣机巡检检查项目和巡检频次,做到隐患及时发现。
五、主要贡献点
主要贡献点一:
项目实施后,半年多未出现捞渣机主链条和电机驱动小链条的断链事件。
主要贡献点二:
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
主要贡献点三:
避免的因捞渣机故障造成的限负荷事件,降低了经济损失。如:主链条断链一次,抢修时间需要约10小时,限负荷约190万kWh,利润损失约20万元,同时避免两个细则考核35万元,合计避免经济损失55万元。
参考文献:
[1]廖波.6号炉捞渣机断链保护信号检测装置改进[J].电力安全技术,2017,19(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