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超
北京市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
摘要:园林绿化最早的诞生目的是为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整体美观效果的呈现。现阶段,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养护管理,对促进城市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园林绿化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前言: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的发展和城市的规划建设,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逐渐融合起来。在现阶段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要将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效果与建筑工程的效果结合起来。因而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施工和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大多也需要借助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措施。而从这一方面来说,要想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一)建筑工程的附属工程
园林绿化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改善城市环境的要求,还要让园林绿化景观的呈现能够与周边的城市景观相协调。而这种要求也使得园林绿化工程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建筑工程的方向靠拢[1]。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大多面积比较狭小且相对分散,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设计时将其规划到建筑工程的附属工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分散的城市绿地环境,还能够满足建筑物与园林绿化呈现效果的和谐统一的要求。
(二)施工方案变更比较频繁
在将园林绿化工程划分到建筑工程的附属工程范围之后,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也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再开始进行。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存在的施工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工程项目施工内容变更的情况[2]。而建筑工程施工内容的变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园林绿化景观的呈现效果,因而也需要对园林绿化景观施工方案进行变更。再加上对园林绿化的方案规划要更注重其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景观施工过程中还会因突然的灵感和对不合理地方的调整而导致园林绿化的施工方案变更比较频繁。
(三)艺术性较高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作业和效果呈现主体都是各种类型的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在生长习性、呈现状态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开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作业时,不仅要注重园林绿化植物调节和改善城市污染的功能,还要更加注重园林绿化工程的艺术效果,让城市园林绿化能够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也能够以较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成为城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具体分析
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是能够有效保证园林绿化植物健康生长,进而满足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求的重要工作。在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1.施工质量管理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说,施工质量管理不仅包括各种类型的绿化植物的生长质量,还包括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建设完成后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期限。在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时,不仅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和施工技术的使用规范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督,还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体系来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能够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关单位和组织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和知识方面的培训,在提高施工人员对园林绿化工程重要性认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其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进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植物成活率管理。植物成活率是影响园林绿化工程呈现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在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成活率进行管理时,最主要的就是要防止因移栽等人工活动或病虫害等情况对植物成活率产生影响。因而针对这一问题,在对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成活率进行管理时,不仅要更加注重对植物的移栽活动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还要事先制定好严格的植物成活率的管控措施。让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工作的开展有所依据,在必要时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还可以对其喷洒一定的药剂来帮助植物维持正常生长的条件。
2.施工安全管理
在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时,应严格按照北京市的园林施工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落实100%的安全教育工作。
具体而言,管理人员应认真执行施工单位和相关安全操作规范,以此约束施工人员技术操作行为。同时,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领导责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识别和处理安全事故隐患,严谨违章作业。在开展各项施工作业前,落实规范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纪律教育工作,并对安全管理责任进行划分,将其落实到各班组,实现细节处安全管理。另外,开展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内容和安全要求,尤其是现场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使用,落实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做好质量检验工作,保证其作用的顺利发挥。
3.施工进度管理
在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进度进行管理时,主要是落实健全的施工进度保障措施。例如,提高对施工进度干扰因素的重视与控制,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控策略,主要是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材料设备因素等,做好材料设备质量检验工作,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安全教育培训,从多个方面实现对施工进度的管控。另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积极使用最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从而促进施工进度的合理缩短。另外,落实健全应急方案,尤其是天气因素和安全因素方面,并同时开展施工作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增强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
1.乔灌木养护技术
在开展乔灌木管理工作时,主要是合理修剪乔灌木,例如玉兰、贴梗海棠等,在其花谢后开展短截作业;对于夏季的金银花和紫薇等,在其开花后期落实修剪作业;对于乔木和常绿树木,则是对其长枝进行短截,使其发出更多新枝。除此之外,还应对乔灌木落实松土除草工作,尤其是夏季,20-30天一次,除草深度在3-5cm即可。
另外,土壤是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最基本条件,土壤中蕴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能够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因而在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土壤进行养护管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而从这一方面来说,在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土壤进行养护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依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状态来选择合适的肥料,还要注意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在水分含量较少时适当提高浇水灌溉的频率,在水分含量过多时做好土壤的排水工作。
2.修剪除草技术
修剪除草技术是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技术,对植物进行修剪和除草不仅是为了调整植物的外观使其符合园林整体的设计呈现效果,更主要的是通过修剪枯枝来保证植物其他健康枝叶的营养供应和健康生长。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修剪除草技术不仅要保证植物的修剪能够符合园林绿化植物的设计标准,还要及时进行除草来减少杂草对绿化植物的营养供应产生的影响。另外,由于园林绿化工程与气候、季节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所以,若是工程于秋冬进行,可以对草坪或者其他不耐寒的植物进行第二年春季栽植,初验已完工苗木。对于草坪而言,除了修剪作业,还应落实病虫害防控作业,实现对地老虎等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根据不同病虫害,选择多菌灵等针对性药物喷洒防治。
3.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养护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应用好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而从这一方面来说,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不仅要针对不同植物类型容易出现的病虫害类型来选择合适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还要在病虫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对园林内的绿化植物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喷洒药剂和适量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对植物健康生长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一些病虫害大多产生于干旱和洪涝比较严重的地区,因而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也要做好防洪抗涝的工作。
结论:综上所述,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养护管理对呈现园林绿化的美观效果和环保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现阶段我国主要应用的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知,要想更好的发挥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要依据城市实际发展的情况来合理选择和设计园林绿化植物,还要在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依据科学合理的原则来保证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李军.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1,41(11):150-153.
[2]白永星.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8):52-54.
作者简介:姓名:杜超(1986.11.07--);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北京市,学历:大专;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园林绿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