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鑫 曾庆明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供电企业应及时掌握各种智能组件的故障状态,结合被监测设备的结构特性进行故障诊断,及时总结先进的运维管理经验,提升精益化运维水平。基于此,以下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与设备维护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安全与设备;维护
引言
智能电网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大量变电站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由于智能变电站内的一次设备较多,加之值守人员较少,所以需要采用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确保一次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为使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做好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维工作。
1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性
从我国现阶段电力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对于我国电能供应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变电站能够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可以对电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并及时将相关情况进行上报,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行故障造成的影响力。(2)智能变电站是由计算机控制来完成各项任务命令的,所以在进行设备维护和运行维护过程中,其具有更好的效果。(3)智能变电站的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否则一旦出现损毁,则会给电力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得不偿失。(4)智能变电站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是定期对电力设备中的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这样能够大大节省维修成本,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中的问题
2.1变压器故障
通常将变压器故障分为四类:箱内故障、箱外故障、变压器异常及异响。一般故障的含义为:变压器油箱内发生故障,主要有匝间短路、相间短路、绕组接地线等;变压器油箱外发生故障,由于绝缘套管老化等原因造成接地短路、中性点接地或匝间短路等故障造成过电流;变压器内部绝缘损坏造成局部放电,促使油液分解。其次,绝缘损伤导致局部短路,造成高温环境和油质的过度氧化;变压器产生异响。主要是由于贴片厚度不均、杂质进入变压器、铁芯出现松动等原因造成的。
2.2数据传输影响
一般说来,智能变电站的日常工作均无法脱离交换机的支持,智能变电站对交换机的依赖性相对较强。智能变电站组网中数据信息传输流量相对较小,而如何充分发挥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优势,优化技术手段,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即便具体作业期间合理应用数据传输技术能扩大数据信息的传输流量,但是此类技术属于强制性增加数据信息传输流量的方法,存在影响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的可能性。同时,现阶段我国智能变电站发展速度相对迅猛,尽管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稳定性较强,但其稳定性仍有待提升,一旦具体工作期间深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则极易出现无法满足变电站实际工作需求的问题。
2.3电压互感器设备故障
电压互感器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断线,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和电压互感器的温度变化过快都会导致电压互感器出现断线,这种问题会导致变电站无法正常工作。避雷器在变电站中通常使用的都是氧化锌避雷器,这种避雷器在出现相应故障后便无法发挥避雷效果,一旦遇上雷电天气将会对整个变电站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及时对避雷针进行检修。变电站变压器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变电站供电质量,其故障设备通常是内部的电磁设备、电容器和绝缘设备。
3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对策
3.1软压板的巡视维护管理
(1)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压板投退操作均能通过监控后台遥控操作软压板来实现,其操作项目包括保护功能投入、GOOSE出口、跳合闸出口等软压板的投退。操作前应先在监控画面上核对软压板的实际位置,操作后在保护装置上进行二次核对。对于退出部分保护功能的操作,如取消电压闭锁功能等,只需要在保护装置中将该电压采样SV接收软压板退出即可。(2)保护装置定值进行远方修改时,应在保护压板退出、远方控制压板投入、远方切换定值区压板投入的状态下进行;“置检修”压板在正常运行时严禁投入,设备进行送电操作前,应检查确认相关智能组件的“置检修”压板已取下,该压板运行人员不得操作。(3)全面巡视时要详细检查装置软压板、监控后台软压板、保护测控智能组件硬压板,位置是否一致,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需要,并为顺序控制奠定基础。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在检修时,其电流端子不需要短接,只退出相应合并单元SV接收软压板即可,从而避免了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因此,在设备检修后应检查其合并单元SV接收软压板是否投入。
3.2设备检测的优化
加强设备检测是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设备检测的力度,则首先需要对设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管理理念进行更新与完善,合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智能监控方案,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应用能力,保障基础设备的检测效果。除此之外,在对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应用价值的最大化,还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对故障类型和维护技术进行分类,并将这些整理的数据资料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设备检测效率以及维护水平。
3.3系统运维流程
继电保护装置智能运维系统采用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能够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发生几率,运维作业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运维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业务需求梳理、工作流集合划分、过程信息记录、流程配置图、逻辑存储等。(1)智能运维系统可以替代运维人员进行驻站监测,系统以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作为支撑,可以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异常情况发出报警提示。运维人员可借助该系统进行在线决策,大幅度提升了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维效率。(2)智能运维系统以移动终端作为执行载体,可对监测信息、异常报警信号以及运维人员下达的运维指令进行实时接收,通过建立具有唯一性特点的二维标识码,开展运维工作。同时,可将现场产生的运维信息反馈给系统,数据信息在系统内部实现闭环。
3.4扩大校验力度
智能变电站历经长期发展其变化相对突出,促使其校验工作重点发生较大的变化。以校验保护装置环节为例,其工作重点内容出现变化,以虚端子映射为校验主体对象,侧重于校验其准确性。同时,校验工作开展期间侧重于健全检验机制,做好软压板可靠性验证工作,方可保证校验结果准确无误,并且校验智能变电站终端时,尽量将稳定性、安全性及完善性视为校验智能终端的重点内容。由此可见,相关校验人员以保证出口硬压板稳定性为前提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校验方法完成工作任务,待完成校验工作后仔细检查变电站合并单元。此外,深入研究相关技术手段,持续优化校验流程。
结束语
要重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深刻认识到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并正确看待当前运维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这样才能促使技术人员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和归纳,从而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牛振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及维护[J].数字通信世界,2020(12):249-250.
[2]于邦业.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完善[J].电力设备管理,2020(11):51-52+55.
[3]王洪兴.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探微[J].冶金管理,2020(17):70-71.
[4]王义超,牟新.关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问题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20(21):162-163.
[5]张浩.智能化变电站的安全问题[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7):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