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
味觉莱恩香精(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食品安全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心问题,中国食品安全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控制,已经得到了有效改善,但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食品风险评估和充分的食品监管,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面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管体系
引言
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应重视食品安全,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体系。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系统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故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我国建立了相应的食品安全体系,并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合理措施,以重点关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现状
1.1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的法律依据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制定仍有很大差距,且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法律效力不完善。2008年爆发食品安全领域恶性事件的三鹿毒奶粉主要源于当时食品标准卫生法不是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食品并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而在吸取三鹿奶粉事件深刻教训后,我国食品市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表示,对食品安全风险及其结果的评价已经向用户明确压缩区域,并被纳入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进行风险评估[1]。
1.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
90年代中后期,虽然我国已经进行食品安全分析,但其相关体系还不完整,故应加强对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系统之风进行建立,通过建立风险分析系统监管食品现状。同时,政府机关应当通知国务院、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和食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共管理中分工协作,促使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部分监管原则都由一个部门负责,而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仅针对一类食品发展,且食品监管数据的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标准应基于整体风险评估,但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监管网络,导致食品消费占很大比例,将其与发达国家的检测技术进行比较发现,中国与其他国家差距很大,并没有采取全面的风险控制技术。
1.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主体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明确要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测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中的生物和化学成分物质和,其中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具体工作,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提交风险评估建议书所需信息和材料,卫生部将报告评估结果向主管部门通报,这一结果也是制定食品安全监管管理的科学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价要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但是由于过去缺乏明确的制度致使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还没有发展起来[2]。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院成立全国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全国食品安全审查委员会,这也是食品安全领域唯一的专业技术机构,目前食品安全风险由于运行时间较短,评估中心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导致技术可持续性不足,作为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后可以证明,科学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信息和监管信息所需的基础数据不准确,故应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食品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质疑事故严重威胁着我国公民的身心健康。两会期间安徽阜阳发现“毒奶”后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公民的正常生活,已经大大超过了食品安全的标准,这一事件对中国食品安全信用造成了恶劣影响[3]。在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下,严重给我国消费者和食品安全带来了诸多问题,也给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体系的对策
3.1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策略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鉴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食品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要想提高食品安全风险水平,就必须妥善解决既有的问题,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以进一步确保食品安全。首先应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法律架构和相关立法,完善法律制度以明确风险评估主体,合理分配风险评估范围,按照相关原则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评估后的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和细化,这样可以切实落实责任;其次需要全面规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的具体需求,构建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可以进一步细化风险评估,在评估食品安全时可以系统地处理某些紧急情况;最后还需公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内容,以便保证评估机制更加透明,帮助人们监督风险评估机制,使风险评估结果公平合理[4]。同时,在食品安全评价方面有必要制定适用于食品安全的规则,各机构之间职责进行精确划分,使责任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职责,使风险评估能够顺利进行。
3.2食品监管系统中的应对措施
就我国目前食品监管体系而言,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法的要求完善相关制度,促使监管体系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紧密挂钩,从这个角度看,如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是有效的,其监管制度也可以相应的完善。同时,监管体制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对原有食品进行改造,规范原有食品安全标准并尽可能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其次,增加新的食品标准和法规,使食品标准尽可能严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种类将继续增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应建立安全标准,及时将这些新标准纳入原食品安全标准,纵观整个监管体系促使食品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以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最后针对食品安全标准,应充分认识、重视和完善相关标准内容,通过建立相应的安检部门,可以合理使用适当的监管技术,以确定新的食品安全标准可以对已建立的食品监管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使原来的行政部门改为经济协会,为了保证食品监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必须对食品进行监管,在记录安全监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可以确保食品监管体系符合要求[5]。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