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劲松
天津华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面对环境破环时出现的,在第九届国际土力学会议上首次提出,并逐渐被各国接受和完善。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建筑业飞速发展,开始对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对环境岩土工程研究若干建议进行分析。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建议
引言
我国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而面临严峻的局面,环境的污染对自然生态平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利之处,因此,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绿色工程、绿色发展理念等开始在我国提出并落实,以保护生态家园作为发展理念,通过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分析,实施绿色发展从而实现对我国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关于环境岩土工程的含义
在治理和保护环境时通过利用岩土工程学的方法和理论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就是环境岩土工程,主要是科学研究环境系统与环境岩土工程两者之间的作用规律,从而对环境与环境岩土工程的关系与作用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密切结合环境岩土工程与环境保护理念,并有效解决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弊端,协调环境保护与环境岩土工程相互作用的良好发展。因此,只有对环境岩土工程进行合理深入考察与研究,才能促进绿色生态环境与人们的和谐相处。
二、进行环境岩土工程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弊端
2.1针对开采资源
自然界中存在的资源是工业顺利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关键因素,环境岩土会随着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而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山坡与地面会随着长期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发生严重变形,最终使地面出现下陷以及地下土层空洞形成废弃的大坑;地下水资源与岩土地面随着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出现枯竭和沉降的现象;自然灾害中的泥石流以及土地的荒漠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则是过度开发森林与草木,并且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这些因素对环境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
2.2针对交通运输
在运送资源以及人们进行日常外出方面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和运输方式的不断增多进行了完善与便利,而这一点却不利于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改造建设公路与铁路当地的地形是为了将各个地方的通车距离降到最低,例如部分区域的地势是起伏程度小地势也不平坦,因此,在进行交通改造时为了确保交通运输的顺畅从而使用填埋或者平整的方式使地势保持平坦,但这种方式会使岩土体自身原本的负荷状态发生改变,部分山区通过对山体进行隧洞打造来实现铁路的交通运行,而这些方式都会对环境岩土产生不利影响。
2.3针对化学产品
化学产品自从研发后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例如防腐剂、化妆品以及农田化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频繁使用,但是人们通常将这些化学物品的废弃物丢弃到水源附近,从而严重污染了土壤和水源,对土壤以及水资源的结构造成不利结果,最终破坏了生态环境。
2.4针对排放的废弃物
人们在生活中会用到很多物品,因此,就容易产生各种垃圾,但是其中的化学垃圾像塑料袋和电池这种垃圾就很难进行降解。如果不进行垃圾的合理处理就会出现大量垃圾堆积成山的现象,而这些垃圾会污染其所在地附近的水资源和土地,进而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在处理垃圾时填埋的方式会影响所在地的地形构造,并对土壤中所包含的有机物进行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气候变化会受到排放工业以及生活污水的严重影响,从而使自然气候中容易引发酸雨气候,而水资源也会因为排放的不合理而出现严重污染,最终爆发环境问题。
三、关于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关于研究力度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初步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阶段,而不成熟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指导则是环境岩土工程研究还需要深入进行的部分,因此,只有深入研究环境岩土中包含的学科,建立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境岩土工程本身的功能。
3.2关于重视程度
人是解决环境岩土工程弊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和环节,而环境岩土工程出现的弊端则是由人们进行的不合理活动以及不可避免的改造活动造成的,所以只有让人们对环境岩土工程进行正确认知,让人们了解环境岩土工程实施的重要性,从而通过人们重视环境岩土工程的程度不断增加来避免出现不良改造活动影响环境岩土工程的构造,这类活动有改造交通所需地形,一旦进行改造后就需要对环境以及地形进行保护与恢复。
3.3关于环境污染机理与岩土变形
我国在研究环境污染机理与岩土变形等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例如岩质高边坡稳定进行开挖爆破的影响以及地震活动在环境污染机理方面的影响等,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开展环境污染机理以及岩土变形课题,才能建设友好生态环境。
3.4关于施工工艺
开展工程建设容易引发环境污染以及岩土变形等现象的发生,例如地形构造的稳定性会因为机械振动而降低;地面的下沉与坍塌现象是因为不合理的地面开挖造成的。因此,只有加强优化并改善环境岩土工程的施工工艺,通过安全可靠的施工工艺的实施来避免发生地面下沉以及不稳定的现象,从而促进工程成本的降低和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3.5关于新型技术
环境岩土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施工技术的使用,因此,只有引进新型技术才能促进环境岩土工程的良好发展。破坏生态、地质变化等现象由环境岩土工程引发时就会严重影响环境,而通过准确分析、捕捉和处理环境岩土工程利用新技术后的弊端就能使生态破坏和地质变化等问题的发生频率得到有效降低,最终进行合理科学地研究环境岩土工程。
四、未来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我国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现代化的土建筑岩土问题,夹杂着整治利用与改造土和岩石,而实现对岩土的变形与稳定性探究则是当前的基本任务,因此未来环境岩土工程则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研究与发展。
4.1研究区域性岩土的特性和分布
岩土中包含的无黏性土以及强性黏土是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前提和关键,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岩土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不同区域形成条件的影响从而使岩土具有区域性特点。部分岩土工程师发现不同地区就会拥有不同工程性质的饱和黏土,这些黏土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而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因此,对于环境岩土工程的岩土区域性研究就是一个发展方向。
4.2关于基坑工程维护体系的研究
我国的深基坑工程随着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增多,而稳定以及变形在基坑维护体系中主要通过适用范围以及合理形式在维护体系中的研究、计算土压力和开挖基坑与设计机构等方面具体体现。变形、稳定与渗流土体的研究是基坑工程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岩土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与作用研究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基坑工程出现围护结构由土压力进行稳定影响的原因是基坑工程的特性以及区域性,而这一点也会使水土因渗流现象出现流失破坏,进而出现地面的变形现象出现在基坑周边。
4.3关于地基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地基处理技术得到提高和加强,但也不能避免一些问题在地基处理中出现,使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得不到正确客观评价,而过于落后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式在处理地基时出现质量检验方法和模式不够完善等。因此,只有引进新型技术和材料,对施工方法进行有效提高,并对理论进行完善与发展,才能使综合应用地基的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复合地基技术随着地基技术的不断发展得到广泛应用,被应用最多的方式则是桩基础和浅基础,需要提高复合地基的计算沉降理论以及承载负荷力。
五、结束语
通过对环境岩土工程概念、结构和特性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对环境岩土工程中存在的弊端类似于交通运输、化学用品以及排放废弃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解决措施,加强人们重视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所[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25(12):87.
[2]吕晓瑜,张浩洋.环境岩土工程现状浅析[J].化工管理,2018(35):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