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
绿之缘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我国将环境监理应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但目前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监理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目前环境监理在修复项目中还处于探索和测试阶段。本文从环境监理的职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实施的技术要点和优化实施措施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的实践问题,以期为我国环境监理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的深入整合做出贡献。
关键词:土壤污染;受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监管;重点;战略
1污染场地环境修复工程中的环境监理责任
1.1工程设计阶段的职责
工程设计阶段环境监理的职责大致可概括为:收集与工程有关的管理和技术资料,验证工程修复技术和方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审核工程建设单位的施工方案和人员组织安排,确认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审核和监督已签订的施工合同或协议的详细内容, 最后确定是否在施工合同或协议中加入施工现场的特殊环保条款,以防止二次施工
1.2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责任
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环境监理的职责主要是在反复审查工程建设计划和环保措施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反复审查和确认工程建设计划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环保规范;二是反复审核确认施工合同或协议中是否包含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特殊环境保护条款和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第三,为了使项目实施人员具有较强的施工和环境责任感,检查是否有科学的项目环境管理体系,检查项目施工阶段各管理岗位的职责是否合理。
1.3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责任
环境监理主要承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责任,具体监理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资质、环境意识和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督施工机械的排污,检查机械排放是否符合项目施工计划规定的环保标准;其次,对建筑材料进行监督,要监督建筑材料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建筑材料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第三,监督施工现场的工作条件是否良好,排水情况是否对周围环境和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2、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监理实施要点
2.1技术方案的编制和评审
前期准备工作是恢复工程开工前必不可少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制定工程建设计划和相关协议、合同。现阶段环境监理工作主要是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审查研究工程方案和计划。环境监理人员应承担环境监理的专业责任,及时发现项目计划中的隐患,修复项目完成后,环境监理人员应对修复项目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对修复项目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和审查。
2.2工程施工准备
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环境监理的重点是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环境监理工作标准开展各项检查工作。检查建筑材料存放场地的设置、防渗防漏措施的落实情况、施工场地周围围护结构的设置、污染物临时存放场地的设置以及临时存放场地周围是否有相应的防尘、防雨、防漏措施,项目施工方案中制定的环保设施是否落实,施工进度。
2.3确认维修区域的边界
在确定恢复区边界的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检查恢复区是否属于环境监理清单所列的调查范围,并对土壤采样和样品分析数据的所有操作步骤进行监督,在重点区域开展监理工作时,监理人员应采用多人多岗监督的方式,收集并保存完整的视频数据。
2.4堆放区和修理区的建设
环境监理部门应严格按照环境监理的要求,做好堆修场地建设的检查和复检工作。在堆放场地和修复场地的施工监理中,监督污染物临时存放场地和修复工程材料、化学品存放场地的选址,监督选址与水源的安全距离。
同时,监督堆放区和修复区防尘、防雨、防渗、防漏等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督施工现场的硬化施工和施工现场的地面工作状况,监督施工垃圾或废弃物是否得到环保措施的妥善处理。
2.5土方开挖和短驳
在开挖和短驳土施工中,环境监理部门应按照环境监理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修复工程的顺利开展。开挖和短驳土施工期间的环境监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查施工现场防晒防尘措施的落实情况,防止开挖和短驳土施工造成二次污染;另一种是检查开挖和短驳土施工过程中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排放,以及在刺激性气味出现时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抑制措施,如使用抑制剂。
2.6质量监督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本身是一个针对污染场地土壤的高度专业化项目,要求环境监理与修复项目深度融合,从而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的环境监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质量监理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监理的重中之重和实施重点,具体来说, 环境监理机构对污染场地异位修复后的土壤最终质量状况进行复检,评价是否达标,如果评价结论不达标,工程修复单位需要重复修复; 二、基坑质量监督,具体是指环境监理人员对基坑周边情况和基坑深度进行检查,确保基坑修复符合环保标准。
3优化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环境监理实施策略
3.1利用信息和智能技术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环境监理部门应加大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力度,利用现代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建立的远程实时监控平台,及时掌握修复工程的污染分布、场地环境、修复进度和后续状况等信息。比如利用3DWebGIS技术搭建修复工程智能监控平台,可以实时获取污染场地的污染数据信息和污染场地的土壤温湿度信息,最后在系统构建的3D仿真场景中直观呈现修复场地的污染分布状况,方便环境监管部门开展工作。随着经济、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污染场地的土壤污染将变得更加复杂,修复项目的难度也将增加,这就要求环境监理机构不断提高监理工作水平,作为环境监理机构,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在日常监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引入高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监理理念,辅助环境监理工作,以确保环境监理工作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中的有效实施。
3.2完善环境监理的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
随着国家和环保部门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的重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数量越来越多,修复项目环境监理的工作压力也将越来越大,为了保证修复项目环境监理的稳定有效发展,环境监理部门需要完善监理工作的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 这也有利于巩固环境监理机构的监理职能和地位,因此,环境监理部门需要对监理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的完善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环境监理机构和人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充分认识监理工作在土壤修复工程和污染场地环境治理中的意义, 不断完善和改进监理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提高环境监理工作的规范性,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开展监理工作,确保监理工作全面顺利开展。
3.3优化和完善环境监管工作机制
相互协助、权责明确的环境监理工作机制,对促进环境监理的顺利开展、协助修复工程的有序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环境监理部门应与修复工程实施单位建立高效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相互协助、权责明确的环境监理合作体系。 从而实现修复项目管理与环境监理的有机配合,有效消除项目实施单位与环境监理部门之间的差异,确保修复项目与环境监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4结论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是一项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这也造成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的高度复杂性和专业性。 目前尚未建立规范、系统的环境监理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也存在环境监理人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低下、相关社会支持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环境监理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俞年丰,杨俊波,霍秀兵.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实践探讨[J]. 能源与环境,2019 (02):72-74.
[2]张智. 浅谈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实践望[J]. 节能环保,2019 (11):18-19.
[3]叶兴凯,候玭,范正杰,等.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关键技术要点分析[J]. 广州化工,2018, 46(8):89-92.
[4]许石豪,胡林潮,陈晶.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现状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7, 29(07): 39-41.
[5]王瑞波,陈异晖,和丽萍,等. 污染场地修复治理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要点解析[J]. 环境科学导刊,2017, 36(01):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