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豪
深圳中软国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取得较好的发展,机械产品更加普及,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市场环境竞争激烈,对机械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机械产品制造质量控制非常有必要。本文结合此话题对机械产品制造质量控制几点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加强其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机械产品;制造质量控制;关键点
引言:
当前在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制造质量尤为关键。生产企业应对此予以重视,应严格控制机械产品制造质量,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取得更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有质量问题不断出现,因此,本文将剖析其中的关键点,从而做好质量控制。
一、机械产品制造质量概述
一般来讲,机械产品制造质量分为几何、材料等两大层面。产品在制造完成后,对其尺寸、平整度进行检查,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再看其物理学性是否与使用要求一致,其中包括硬度、强度等。机械产品在生产制造期间极易发生塑性变形,因此,需要严格规定材料质量标准,而且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其他工序也会给表面金属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加热切割等,使其性质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制造质量直接决定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如果制造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不仅会降低产品的耐磨性、抗腐能力,还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二、质量控制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机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其中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控制期间,没有对其有着充分的认识,并且可靠性极差,导致质量管理工作毫无实质意义。可靠性是提高机械产品技术性问题,也归属于管理层面。我国机械制造业起步较晚,自主创新方面能力较弱,核心技术与高端设备还需要从国外引进,科研投入不足,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1]
三、机械产品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机械产品制造时,需要结合粗糙表面,在此过程中,磨损是无法避免的,主要由于基础基面小,接触力大所造成。在降低粗糙程度过程中,表面分子会相互吸引,此时润滑油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导致磨损严重,因此,应严格控制其工作范围,才能产品的耐磨性有所提升。简单来讲,在制造机械产品期间,如果硬化指数持续上升,就会降低机械的耐磨性。
(一)误差
在机械产品质量影响因素中,误差是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具体将其分为两类,即系统误差与制造误差。系统误差无法避免,其是自身存在的,被称为先天性;制造误差具体是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例如,工具与工件出现了偏移等,出现了误差。机械产品的误差需要从原理、机床、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设计机械产品时,对其原理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旦原理出现误差,就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准确性;机床也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因素,其主轴、导轨、传动链等一旦出现了故障就会引起误差;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操作不完善、不合理、没有辅助设施也会出现误差,例如,没有应用中心架会导致制造的精度降低。
(二)受热变形
机械产品制造期间,应控制好散热问题。实际制造期间会产生巨大热量,如果没有对散热控制予以重视就会影响产品本身的质量,还会出现变形现象。在进行切削时,其热量较为集中而且很大,直接影响切割面的温度,使其急速升温,此时会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进而发生形变。
(三)裂纹
裂纹是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其主要是由于机械产品的疲劳程度所产生的,会降低机械产品的硬度。表面的纹路变化取决于粗糙度,如果其硬度较高,疲劳度下降,使纹路延伸,从而出现裂纹。
由此可见,机械产品表面出现裂缝与粗糙度、硬度三者相互关联。在实际制造加工过程中,应对平滑工序与残余势力严格控制,否则就会出现裂缝,给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带来不利影响。[2]
四、加强机械产品制造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一)减少误差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应对此部分予以重视,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首先,在产品设计阶段着手,全面进行优化,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减少原理误差;其次,严格控制设备,特别是机床等制造设备,要保证其运行状态良好。对机床主轴回转、刀具位置等问题加以重视,避免出现误差。在实际操作期间,应规范操作行为,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例如,合理装夹器具等。另外,误差补偿与转移法在处理误差时也极为有效,能够有效控制机械产品制造质量。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制造原理与过程,否则会导致误差的出现。
(二)加强系统散热控制
在实际制造加工过期间,热量产生无法避免,因此散热工作必不可少,应采取有效措施建设系统与产品积聚的热量,防止其过热而导致变形。在选择散热措施时,应考虑制造工具。例如,砂轮是加工期间磨损最严重,应保持其处于正常负荷状态,防止产生大量的热。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从而能够提升产品的散热性能。例如,在设计产品时,将其设计为对称热结构,能够有效加速热量散发。人工控制系统温度也极为有效,需要其他设备为辅助,以提高制造系统的散热降温能力,保证加工温度的合理性,确保其在合适范围内。特别在制造精密度极高的机械产品过程中,掌控好其温度与热量,尽可能保持恒温状态,才能保证机械产品符合标准。
(三)防止裂纹
应加强防护工作,才能有效防止裂纹的出现。裂纹与温度、粗糙度、平滑度都息息相关,因此,机械制造加工期间应对砂轮的质量予以关注,尽可能选择质量好的砂轮,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对其及时更换,在此期间,还需要利用制冷设备进行辅助,以提高加工过程的散热能力,并防止温度升高。在磨削过程中,应合理控制用量,通过滚压的方式进行加工,以此能够保证表面的光滑度,能够有效降低表面粗糙度,合理控制硬度,避免裂纹的出现。
(四)加强材料管理
在制造机械设备中,应加强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各组件等材料的检验,还需对加工过程进行检验,而且还应对半成品与组装件进行试验,从而能够使机械产品整体性能有所保障。避免出现组装不科学的现象,给机械设备整体性能带来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应加强对产品装配过程中的监督工作,监测机械安装过程是否规范,以此达到机械产品质量控制的目的[3]。
(五)落实质量监督
在设计过程中,就应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才能有效控制机械产品制造质量。在实际设计期间,产家与使用单位应加强沟通,并针对设计图纸展开分析,不仅需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还应达到工艺标准与性能要求。在实际设计机械产品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客户的使用需求,根据其反馈意见对产品存在的问题有所掌握,对于经常更换的零部件进行重点设计并改善。另外,在制造加工期间,应加强监督工作,根据标准与规范要求,结合产品制造质量的要求,从而对制造的进度、细节、内容全面监督,着重于产品质量的关键部分、技术工艺要求极高的部分。在产品制造完成后,应检验其质量,查看其精度、强度、密度等都达到质量标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与产品使用性能有着密切联系,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先对其影响因素有着充分的掌握,并以此采取合理措施,做好控制工作,保证产品质量达到标准,从而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彩霞.机械产品制造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点探究[J].质量探索, ??2016(5):60-61.
[2]?张玉林,姚来金,黄利敬.浅谈机械制造业的质量控制要素[J].中国科技博览,2013(23):620-620.
[3]?殷太计.探究机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