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文
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41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化煤矿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力度相关企业在不断的强化。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的煤制化工事故,国家、社会以及企业应该深深的意识到排查与治理安全隐患的重要性。怎样采取有效的安全隐患应对措施,当下已经成为相关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就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策略做出分析,以望参考。
关键词:甲醇生产 石油化工
中图分类号:TQ2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有许多大型的仪器设备被用于企业日常的研究与生产活动,成为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基础保障,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甲醇厂建设并且引进了许多大型的仪器设备,其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甲醇大型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力度,并且尽可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对设备进行科学管控,搭建健全的运行体系,并且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大型设备的支撑作用,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甲醇氨氧化法生产工艺及制约因素分析
1.1进料配比的影响
本反应器是以甲醇为主要原料,利用氨气、空气混合生产氢氰酸。氨气与甲醇的比例为1.05-1.1 左右,这样即保证甲醇反应尽可能完全又不造成原料的浪费;若甲醇比例过低则造成氨和硫酸的浪费,如果甲醇比例太高,导致收率过低和靠近爆炸下限,易发生危险。空气与甲醇的比例为23:1左右,这样即保证氧含量充足又可以令甲醇远离爆炸极限。
1.2 反应温度的影响
甲醇氨氧化法生产氢氰酸采用固定床反应器,采用铁钼催化剂,在430-49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都可正常进行。反应温度低时,如在430℃,HCN收率较低;反应温度高时,例如超过500 度,HCN收率较高,但会降低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根据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价格合计,本反应适宜的反应温度为460-480℃。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活性若有下降,反应温度可适当提高。反应器的温度指标至关重要是影响收率的关键因素,控制要严谨,保证不能少催化剂,也要保持收率。
1.3吸收水量和吸收水温度的影响
从反应器出来的生成气经过脱氨塔除去多余的氨气后进入吸收塔,通过吸收塔将混合气中的氢氰酸吸收下来,尾气通过放空管线进入焚烧装置,吸收水温度控制在0-5 度,吸收水的量严格控制在设计值,循环水量如果过大则导致冷冻水和蒸汽量用量过大,浪费能源,如果循环水量过小则吸收不干净,合适的吸收水量在1500千克每小时的产量下吸收水量为80吨每小时合适,吸收水的温度最适宜为5度左右,吸收水的温度控制过高则吸收不完全,太低则浪费能源,最佳为5度[1]。
2甲醇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2.1配备有效的生产设备
在进行煤制甲醇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火灾的危险性被定性为甲类,要充分保障安全隐患得到充分的控制,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应当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优化,充分保障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进行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可以采取露天布置的方式来布置生产设备,将压缩厂房设计为一级耐火等级建筑,尽量采用轻质量的材料作为屋面,对泄压面积进行严格的检测,以此充分保障厂房能够充分符合相关的防爆规定。其次,在进行地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进行,在室内安装事故通排风系统,在屋顶方面设计自认透风孔,当厂房中 CO 的浓度超过 20 mg/m3 或者是 H2浓度超过 4% 的情况下,会自动开启室内的事故通风系统。
最后,针对煤气化工序而言,企业积极保障煤气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能够得到充分的降低,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减弱噪音的隔音罩进行隔离接着可以应用主动式的降噪耳机,严格的检测耳机上设有的麦克风对室内产生噪音情况,借助噪声系统生成一个与外界方向相同的声波,对噪声进行中和。保障噪音干扰的影响力得到充分的降低。
2.2严格控制合成塔内催化剂床层的温度
在进行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序就是合成,因此严格的控制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合成塔内催化剂床层的温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大程度规避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出现超温以及超压的情况。同时,为了全面保障提升煤制甲醇合成催化剂的使用时间,企业应当充分做好对于原料气的净化工作,将原料中的氯化物、硫化物、尘粒以及水分进行有效的去除,尽可能的保障其含硫量在合成阶段不会超过 0.1 mL/m3。确保合成塔的温度有效的控制,避免合成塔内的温度出现严重的上下波动,确保煤制甲醇生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最后,在进行煤制甲醇生产的过程中,相关工作部门应当尽力控制各种设备的停车次数,因为进行一次停车都需要使用氮气对系统中的合成气进行置换,因此减少停车次数是保障煤制甲醇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的重要保障。并且,在进行正常生产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严格的要求有关施工人员能够对催化剂床层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能够在其温度达到210 ℃的标准之后再进行原料气添加,确保煤制甲醇的生产质量[2]。
3加强甲醇大型设备综合管理,提高生产设备保障水平
3.1注重员工设备知识培训
为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技术人员与主要的负责人需要出国考察与培训。通过员工培训再引入甲醇厂进行工作,能提升其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从外部招聘钳工技师,真正引导设备维修人员,好甲醇大型设备的管理工作,以此不断提高设备保障水平。在建立综合性管理队伍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化的设备管理目标,全员进行设备管理,并根据操作流程与维护流程创设良好的设备管理氛围,不断提升维修水平[3]。
3.2注重装置与设备维护检修管理
做好甲醇大型设备的检修与保养的工作十分重要。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的同时,做好检修记录工作,还需要保证验收交接工作到位,逐步落实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检修计划、安全预案、检修指导书、检修方案、验收程度、办理票据等,保证各项监督检查工作都能实现程序化、制度化。在检修之前,需要获得检修方案与计划等,并且做好检修记录,落实全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在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组织总结的基础上,对整个施工作业的过程进行监督,使得维护检修能根据规范要求开展。最后还要做好质量验收把关的工作,保证材料的齐全性,检修质量也要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予以交接,以显著提升检修的质量。在提高检修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速检修进度。不仅仅需要督促维修人员,还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提高响应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在此基础上,确保设备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管理职能与协调职能互相协调,确保设备维修的及时性、整个维修的过程资料齐全,以不断提升管理效率[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笔者全面的分析了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并针对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各个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生产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高安全防护等级,对变换工序的过程中以及低温甲醇的洗气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充分保障合成塔内部催化剂床层的温度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准备,充分保障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得到充分的降低,避免企业遭受到损失,充分保障煤制甲醇的生产安全性[5]。
参考文献:
[1].杨小霞,吴鹏飞.甲醇生产装置运行问题的探索与“废气”处理措施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9(28):184-185.
[2]张颖慧.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09):24-25.
[3]白晓刚.加强甲醇大型设备综合管理 提高生产设备保障水平[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06):18-19.
[4]梁月,叶雷雷,杨光辉.甲醇氨氧化法生产氢氰酸制约因素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03):19-20.
[5]杨备战.甲醇合成的工艺过程分析与操作控制优化[J].当代化工研究,2021(0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