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斌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高层建筑工程中要想确保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建设效果,就应该保证技术的良好应用,同时还需严格进行施工质量的管控,在保证质量符合标准的状况下,才能开展一系列的施工建设工作,真正意义上发挥相关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技术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则
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前,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减少竖向构件的应用。其中在对结构转换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最好减少垂直构件的使用,这是因为过多的垂直竖向构件会影响结构转换的数量及刚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2)酌情考虑采用对称转换柱和剪力墙设计。具体设计中还可灵活采用对称转换柱和剪力墙设计,通过采用对称放置的方式,防止由于梁的变形而导致柱角的转角出现变化,避免立柱出现剪切和弯曲。
(3)为增强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可适当增强转换层下部主体的结构、刚度。此举能有效保证高层建筑的下部整体结构,获得更加满意的抗震、刚度等性能。在施工中增强混凝土强度等级或者增加剪力墙的方式均可达到良好效果。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某高层住宅建设项目,拟建4栋塔楼。每栋楼均为30层,地下2层,用于停车;地上为28层,1层为大型商场及公共用房,2~28层为住宅。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1.79万m2,总高度为87.2m。地上1层及地下2层采用的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上2层及以上的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上1层与2层之间需要设置转换层。该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如下:大梁混凝土浇筑作业分两次完成,一次浇筑形成的梁体必须能够承载二次浇筑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因转换层中楼板厚度较厚,故而该工程采用荷载传递法进行施工。
2.1高支撑系统设计
转换层模板均采用散拼散装形式进行施工,主要包括七夹板(厚度为18mm)+木枋(尺寸为50mm×100mm)+可调钢支撑+满堂承重架等。参照当前转换层的计算标准,确定高支撑系统间的构件参数如下:板底木枋间距为250mm,横梁间距为900mm,立柱间距为900mm×900mm;梁底木枋,短向间距为300mm,长向间距为250mm,立柱短向间距为250mm~350mm,长向间距为500mm。
3.2钢筋连接和绑扎
在开展钢筋翻样工作前,须明确其施工设计要求,同时结合具体施工现场情况,考虑到转换大梁的主筋在柱节点十分容易发生弯起、锚固,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钢筋翻样及下料工作。
另外,考虑到为后期混凝土的灌注和振捣提供条件,先将所有的梁主筋进行编号再进行钢筋安装,而在钢筋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密切注意焊接头位置,避免在焊接处对钢筋进行弯折。
在转换层钢筋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的钢筋规格及数量大,特别是不同部位的钢筋,发挥出来的作用也不同。为确保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针对不同规格的钢筋及连接的方法也不同。
其中主筋由于承受最大的负荷,采用冷挤压连接方式最合适。而对于其他立柱钢筋和剪力墙竖向筋,可考虑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方式,而对于腰筋、箍筋等采用闪光焊接。其他部位或者负荷比较小的钢筋则采用绑扎方式。
3.3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力度
对于混凝土来讲,属于转换层技术方面的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此类技术对混凝土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应用的数量很多,质量标准也非常严苛。施工环节中应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和其他结构的建设相互配合,在严格进行浇筑速度管控的情况下,最高程度预防温度因素、环境因素和应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通常状况下,在白天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开展浇筑工作,应确保操作的连续性,同时还需按照结构的特点合理选用振捣机械设备与方式方法,例如:在浇筑的面积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平板类型的振捣器设备,开展推进类型的振捣工作,在对楼板进行浇筑期间,可以使用插入类型振捣器设备进行点状性地分布式振捣处理,严格开展振捣质量的管理活动。具体的混凝土泵送环节中,也应该保证泵送操作的效果,按照当地区域的具体施工特点、条件与实际情况等,合理地设置泵送形式,将泵机设备的压力控制在75%上下,保证工作的质量。
在工程现场中应该注意,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泵送形式,在浇筑之后都要针对泵车进行清理,不可以有残留,以免对下一次的泵送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在进行泵送的过程中,还应结合标准、规定的要求等合理地进行泵送管道布置与处理,在处理之后进行管道的拆卸,如若在泵送期间受到阻碍,就应该先对管道具体状态和情况进行检查,研究混凝土力学特点和性质,开展相应的管道疏通处理工作。在完成所有任务以后,还需在现场科学化的执行结构养护工作,可以应用保温方式、保湿方式进行处理,如果现场区域的环境温度较高、非常干燥,就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问题,此情况下就应该进行洒水保湿降温养护,规避裂缝带来的影响。
3.4衔架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
衔架式转换层结构是在梁式的转换成结构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结构方式。本身一个完整的转换层就是由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建设而成,其中衔架的上下弦杆都建立在转换层的构造层中。
由于衔架的设计高度比较高,因此下旋杆的截面积会比较小。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需经常应用到钢筋材料和混凝土。比起梁式转换层结构,这种衔架式转换层结构的整体性能更优,有着更加明显的承载力,并且整体结构重量比较小,可发挥出更加显著的抗震性能。
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各环节工作施工复杂,且节点设计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重点考虑高度问题及剪断损害问题。
3.5做好钢筋的施工工作
首先,在放样测量之前应该结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合理设定钢筋的具体参数与应用规则,对于现场的工作人员应该合理进行交底,在明确具体施工意图的同时,可以确保符合设计的标准规范。其次,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互相之间进行配合,每个部分、每个环节的质量都应该符合标准,例如:大梁上面的面筋部分,应该维持在向下弯曲的良好状态,大梁上面的主筋部分,也应该保证和设计的要求相符,同时,还应对接头部分、焊接部分的操作质量合理控制,以免影响到主筋部分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在整体的结构中,主筋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其也属于梁式转换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性的检验主筋质量,明确有无问题和不足。
最后,在钢筋下料的环节中,也需要严格进行连接密集度的控制,对大梁衔接处理的过程中,为确保结构稳定性和固定性,应该严格进行承受重力的管控,设置密集度较高的主筋结构,保证下料的规格、钢筋的长度都能够与标准相符,同时注意相关工程建设成本与其他操作的管理,以免发生问题和不足。
结论
经济发展与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之间有着紧密关系。高层建筑对最大化地利用土地资源有着重要意义,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特殊性,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可以发现,我国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采用的是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这与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方便、高效的优势有很大关系。但是在对梁式转换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须针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做好质量控制,要求每一个环节均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有效保证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泼.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砖瓦,2020(9):142–143.
[2]张敏.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0(8):174–175.
[3]任伟鑫.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J].智能城市,2020,6(12):35–36.
[4]常立祖.探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J].居舍,2020(15):37.
[5]申振铎.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