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旦·吾买尔江
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伊西哈拉镇农技站 842002
摘要:玉米产业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占领了尤为重要的地位,不仅在食品行业应用范围广,还在畜牧养殖行业大放异彩。随着近年来市场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玉米宜栽耕地面积正逐渐减少,由此可见,在新时期玉米需求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践行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最为关键。文章从多方面对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展开综合论述,希望为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玉米产量及质量需求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调整,大部分农作物均已进入合理种植、科学管理阶段,同时,玉米产业也不例外,玉米作为人类乃至动物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现状备受人们的关注,加之新时期人们对玉米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玉米产业不得不做重新规划与调整[1]。而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大部分种植区实现了丰产稳产的种植目标,进而为促进玉米业及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正确选地与整地
地质条件是保障玉米健康生长的前提基础,由于玉米具有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等特点,在生长过程中,需足够养分及水分的供应,因此,玉米生产人员在栽培前期就要做到合理选地、科学整地。在实际选地环节,要以土质疏松、平坦、墒情好的种植基地为主,之后可进行整地工作,一般来讲,玉米耕种的最佳时节是秋季,土壤深松深度在30cm左右,践行打破犁底层、不破坏耕层的整地原则[2]。完成整地工作后,要确保土壤保持一定的平整度,并将前茬农作物留下的根芽清除干净,为玉米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
2.结合实际选择良种
不同的玉米种植品种对地质环境、光照条件均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玉米种植人员在选择种植品种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玉米市场需求量、栽培技术、耕作制度等综合性影响因素,选取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玉米种植品种。完成选种工作后,就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首先,放置于阳光下晾晒12-24小时,剔除干瘪颗粒、杂质及病种,并采用多菌灵等抗病虫害药剂进行拌种。如当地种植条件允许,农户也可选用包衣玉米种,从最大限度上降低玉米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提高玉米发芽率、成活率。
3.科学合理施用基肥
基肥可对玉米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科学合理施加基肥,既可有效提高土壤内在微生物活性,又可供给玉米根系充足的营养。玉米基肥的施加配方,需在结合迟效肥与速效肥的基础上,补充玉米生长所需氮、钾元素,对促使玉米增产增质具有显著性作用。除此之外,玉米生产人员还可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有实验表明,条施方法接近玉米根系,更有利于输送营养,提高肥料转化率。在具体施肥环节,应根据当地玉米生长情况及土地状况,规划合理的施肥方案,综合考虑肥料施用量。
4.适时栽培,科学密植
合理的栽培时间对玉米生长也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玉米栽培人员要根据播种时令,确定最佳播种时间。
此外,还要综合分析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巧妙避开病虫害高发期,当土壤温度高于10℃时就可播种,通常来讲,高原地区的播种时间在4-5月份;平原地区的播种时间在3-4月份;林区则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播种。随着近年来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可将玉米播种期提前七天左右[3]。不仅如此,在播种前期,还需结合玉米种植品种、管理状况、种植模式等情况,合理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同时,播种做到深浅一致、下籽均匀,从最大限度上提高玉米全苗率,为其后期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5.注重田间管理工作
田间管理工作是促使玉米丰产稳产的重要举措,为此,玉米生产人员不可忽视田间管理工作,要根据玉米各生长期采取分阶段性管理措施。一般来讲,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苗期管理,此阶段的管理工作对玉米齐、壮、全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玉米生产人员要确保玉米株得以健壮生长,促使玉米根系发育,培育壮苗。一旦完成玉米播种工作后,就要及时对玉米田地进行考察,如在此阶段发现漏苗现象,要采取移栽方式及时补苗,如田间出现大范围缺苗现象,更要及时补种。当玉米幼苗长至三叶时,就要开始田间定苗工作;直至玉米幼苗长至四叶时,再进行间苗作业,整个环节应遵循去弱留强、去小留大的间苗原则。除此之外,玉米苗期要进行两次中耕除草作业,进而为玉米后期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
其二,穗期管理,做好玉米穗期管理可有效提高玉米穗粒重及结穗质量。玉米生产人员在穗期要施入攻穗肥,确保肥料配比的合理性,与此同时,还要对灌溉工作加以重视,此举可有效满足玉米生长所需水分,并对预防病虫害发生具有积极性作用。玉米螟作为玉米穗期威胁极为严峻的病虫害,要想减少玉米螟对玉米的影响,玉米生产人员就要在玉米抽雄前期,在玉米心叶中施加适量颗粒毒剂,进而降低玉米螟的发生率。
其三,花粒期管理,当玉米长至花粒期,玉米生产人员要做保叶、养根、预防病害等相关工作,避免玉米根茎出现早衰现象,延长玉米生长期,促使玉米籽粒的生长发育[4]。玉米生产人员要合理配比所施加肥料,做好排灌作业,采取隔行去雄法,既可有效增强玉米田间通透性,还可有效节约养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实际去雄环节,工作人员要对玉米进行人工授粉,并适时选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6.掌握收获时机
良好的收获时机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之处。玉米生产人员如发现田间大部分玉米茎叶呈黄色、苞叶呈白色、颗粒变硬、光泽度较好时,就可对田间玉米进行收割作业,确保所收获玉米质量可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玉米作物的需求,从最大限度上提高玉米栽培效益。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视域下,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也不可停滞不前,要积极改革与创新玉米种植栽培技术,认真对待技术应用环节的面临问题,促使新型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得以大范围推广与应用,进而为未来农业发展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侯永权. 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 254(09):109-110.
[2]朱庆杰. 新时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 600(07):22-22.
[3]林彦彬, 张雷, 李晨龙,等. 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36):141.
[4]刘伟. 优质玉米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 000(02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