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建筑监控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谭翔 晋崇奇 肖江 胡晓杰
[导读] 智能建筑总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人们生活
      谭翔   晋崇奇   肖江   胡晓杰
      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智能建筑总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上升,加强居住新体验、增强居住幸福感是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基于对智能建筑施工的企业对工程施工的质量都会给予较高的重视,其中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各施工工序都严格按规范、标准及设计进行。完善的智能建筑系统可以实时的对建筑电梯、通风空调等设备进行智能化监管,即时发现设备问题并快速解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捷程度。本文对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进行分析,并简述现阶段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安装及调试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智能建筑  设备安装 设备调试  
1 前言
      智能建筑系统是集自动化办公、通信系统与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为一体的新型建筑监测控件制系统,运用数据信息自动化交换收集原理进行建筑公用设备检测技术,其中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又包括远程处理机系统、BAS线路、通风空调、供电及消防等设备的智能化技术。在进行各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对单体设备、各子系统状态进行调试检查,其中在各项调试技术严格按各设备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确保投入的设备安全可靠。
二 智能建筑系统构成
      现代智能建筑系统是与信息技术相联系的一项新系统,各个系统的构成都相对比较精密,并且结构复杂,能实现智能自动化。智能建筑系统通过总线桥对分布在建筑的远程终端处理机、各子系统与中央处理系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一套自动化监控系统,其中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通过中央处理机对建筑中的供电、供热、通风空调、电梯等设备进行监控管理。
三 智能建筑设备安装注意事项
1、风管式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在安装之前需要根据风管的尺寸,进行开孔,保证开孔的大小与之相符合,然后才能将传感器安装在风管道上。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时,必须要进行气密的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管道漏风的可能。风管式传感器通常会选择电阻式,具体的型号要根据风管的实际安装情况进行确定,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完成后传感器的探头位于风管中部。另外,风管式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要尽可能的远离机组设备,这样能提高传单器参数的准确性。
2、水管式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水管式温度传感器主要是对介质的温度进行测量,在实际安装之前,需要先测量安装位置的水温,然后完成设备的安装。对于安装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选择介质温度变化灵敏的位置,这样才能设置及时的检测到温度的变化。一般常见的安装位置是主干管道上,挑选该位置中能代表温度的地方。另外,在选择安装位置时要尽量避免安装在闸门附近,或者是介质流速不敏感的位置,这两个位置都不能很好的监测出实际的温度,不利于温度传感器发挥自身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管线要选择金属软管,这样方便与其他温度传感器连接,不会对监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3、压力传感器的安装
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不同管道中的压力进行检测,一旦发生异常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该传感器在安装时,也要注意位置的选择,一般要安装在介质流速比较稳定的位置。如果安装检测的介质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那么安装时要选择带有环形的冷凝弯,这样能延长使用的时间,减少维修保养的费用。另外,如果需要测量的是气体压力,则需要安装在管道的上半部分,这样检测的数值相对比较准确。如果测量的是液体压力,则安装在管道的下半部分。
4、现场控制器的安装
现场控制器(DDC)在安装之前要检查各个子系统的备件,以及后备电池等附件,并且还要保证电路板的完整性,尽可能避免出现腐蚀或者损坏。


5、远程处理机安装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对建筑中的空调机组进行实时监控,由于各建筑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各RPU通信,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对同线路的不同RPU进行统一系统控制,在进行远程处理机安装时只需要将RPU布置在机房中或者临近机房的位置即可,将空余输入输出接口与需监控的设备链接,就可以同时对建筑的其他电气化设备进行监控。远程处理机的电气设备在进行接地时一般使用同一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如若屏蔽接地单独设置,则接地电阻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对于其他设备的接地要求应满足设计、规范及标准的接地要求。
6、BAS线路安装
      BAS系统是主要负责信号传输的核心部分,在进行线路安装时应注意的事项是。首先在BAS系统布线时,要注意特殊导线的使用,如BAS通信线路、流量计线路等,一般使用屏蔽线或制造商提供的专用导线。另外针对不同电子设备其接地方式也有所差异,主要由设备的工作频率和抗干扰能力决定。其中干扰能力较差的设备在进行接地工序中要与防雷接地分开设置,其二者距离在20m内;干扰能力较强的设备与防雷接地距离可根据设备具体抗干扰能力酌情进行缩短,但最小距离要保持在5m以上,以防止距离过近产生干扰。
7、监测设备安装
      输入设备主要包括水管型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在上述设备安装时要严格按照设备性能进行位置选择,对于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要跟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其中对易受环境影响的设备进行位置设置时要进行工前定点,如湿度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应远离出风口处,以免对输入数据产影响。另外在进行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传感器机水流开关的安装时应在工艺管道同步进行,以免重复施工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四 智能建筑设备的调试
      通风空调系统、排水系统、电梯工程、供电系统、建筑智能系统等隶属于BAS系统,BAS系统调试包括空调与通风系统联动调试、变配电系统调试等方面,其中通风空调调试需要电气专业与排水专业协调作业。通风空调、给排水、供热、供电等各系统的调试应按单体设备调试,单机设备,单机系统,子系统最后到总控系统的联调调联试,具体调试如下:
1、系统模式调试
所有的DDC的系统中,工作站都需要监测所有的DDC设备,并保证其正确的连接网络。同时,要在工作站上绘制各系统设备的操作图形界面,在各个系统操作界面对其进行监视,这样能提高监视的准确性。编写控制程序,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模拟实验,手动调节各设备之间的关系,保证逻辑关系的准确性。
2、系统联机调试
      在联机之前要明确各个设备的控制工艺和流程,并与设备安装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方法。随后才能进行设备试运行,启动设备后观察不同测试点的数值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的进行处理。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更好的达到工程施工预期,需要在智能建筑的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施工前进行的各项策划并选择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做科学管理、现场优化各施工技术资源。各设备安装时进行科学的位置选择,以发挥其自身最大作用,达到最优工作状态。另外对于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及设置不合理现象及时调整,才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娟.智能建筑中电气系统的安装要点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17)
[2]王颂.智能建筑的特点与趋势[J]. 科技视界. 2020(19)
[3]张馨蔚.关于智能服务系统中产品设计的探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04)
[4]周寒湘.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J]. 通信电源技术. 2018(10)
[5]王素娟.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 大众标准化. 2019(18)
[6]陈蕾.浅谈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安装与调试[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