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 庞黎
[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三农问题中农业发展问题是
      庞黎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梁山街道办事处  山东 济宁   272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三农问题中农业发展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数中的占比非常之大,尽管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发展水平已经在全世界排名靠前,但农业仍然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技术,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及具体管理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提高我国农作物种植水平和质量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基本要求;管理措施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逐渐兴起了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为了确保种植的农产品符合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更加注重研发和管理农产品的栽培技术、培育高质量的农产品、增加新型农产品研发的投入等。本文研究首先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提高农作物种植技术水平的有效管理措施,希望帮助我国我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发展向集约型农业发展方向平稳过渡。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开始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方式过渡,这种农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得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农作物生产产量,而且还要同时关注农作物的种植质量,这样双管齐下,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要求。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种植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改变,如何让农作物在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是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继续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只有解决了农产品在种植质量、产量、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1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
      1.1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生态特性
      确定农作物栽培技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包括农作物本身的生态特性、光合作用等。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农作物种植后是否能够达到高产和超高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籽粒。为了确保种植的农作物获得高产量,就要求籽粒源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籽粒库的增长速度,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因为籽粒库范围内种植密度如果过高,则会加剧农作物之间抢夺土壤之中的养分和太阳光照,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所以,可以通过条件籽粒库范围内种植密度,来提高籽粒库范围内的农作物产量。此外,可以通过促进籽粒库的增长速度,同时抑制籽粒源的增长速度来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和种植质量。
      1.2大力发展栽培优质农产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以往管理方式下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在绿色、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栽培方面。因此,提高各类农产品的品质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先进栽培技术作为支持,通过不断加大对先进栽培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广以及应用力度,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潮流。
      1.3大力发展标准化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如果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产业化特征,很显然,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表现出了产业化特征,但形成产业化的前提基础是实现规模化和基地化生产,需要对农村农民手中拥有的土地进行统一的集中规划和种植管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环境下,企业种植、经营农业要像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这种统一的集中规划和种植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改造和升级。


      2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有效管理对策
      2.1选择优良的农作物栽培品种
      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的首要有效管理对策就是选择优良的栽培品种,在选品时要注意农作物栽培的季节、茬口等因素影响,确保选取的农作物品种能够适应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在选择农作物品种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栽培农作物存在的病害问题进行详细排查,在栽培该品种农作物之前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农作物种子进行适当处理;二是如果详细排查后发现选择的农作物品种没有病虫害,则需要根据比例保留农作物种子进行栽培;三是要科学合理搭配,栽培不同品种的农作物,根据种植区域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避免农作物栽培过于单一。
      2.2制定科学的轮作计划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生长质量,要在农作物种植土地上进行轮作,因此,必须要保证种植土地的土壤肥力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根据研究发现,通过制定科学的轮作计划能够确保农作物生长质量的同时获得高产量,同时还能节约农作物的种植成本。
      2.3对农作物栽培土地进行及时平整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生长质量,在栽培之前要对农作物栽培土地进行及时平整,平整土地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农作物栽培土壤环境,控制栽培土壤中水分、空气、肥力含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为农作物栽培打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保证种植农作物的出苗率以及出苗的一致性,就要对农作物栽培土地进行及时平整。
      2.4确保农作物的水肥合理性
      农作物生长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其栽培土壤环境,当然,栽培土壤环境中的水肥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至关重要。因此,要及时对农作物栽培土壤中水肥含量进行测量,确保土壤中水肥含量在合理范围之内,另外,还要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不同对进行合理施肥和浇水,确保农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都拥有充足的水分和肥力。
      2.5需要对农作物残留进行有效管理
      在栽培农作物成熟之后需要收割之时,可以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对种植土地里留存的农作物植株进行适当处理,避免那些留存植株感染病菌、传播病菌。因为当今社会人们对农作物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开始大力提倡和推广绿色无公害的有机农作物,这就使得有机肥料的使用数量日益增加,这些有机肥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栽培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有机肥料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将没有经过腐熟的农作物植株当做有机肥料,减少植株传染病菌的几率。由此说明,为了有效提高农作物生长质量和效率,就需要对种植区域农作物残留进行有效管理,避免那些留存植株感染病菌、传播病菌。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行业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实现早日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要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中农业发展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数中的占比非常高,而且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因此,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有利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全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注农业问题,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首要前提就是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真实需求,以及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确保栽培的农作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本文研究主要针对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在栽培农作物过程中,要选择优良的农作物栽培品种、制定科学的轮作计划、对农作物栽培土地进行及时平整、确保农作物的水肥合理性和对农作物残留进行有效管理,如此才能保证农作物的高产量和生长质量,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高建梅. 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措施探讨[J]. 新农民, 2020(8):41-41.
      [2]张军瑗. 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措施分析[J]. 河北农机, 2020(7):13-13.
      [3]张华. 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措施分析[J]. 种子科技, 2019, 37(008):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