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增田
天津市宝坻区新开口镇人民政府
摘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各领域中,提高人们工作效率同时,保证各项工作完成质量。农机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智能化重要载体,其应满足时代发展潮流,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探索新时期更具高效性工作模式,减少劳动力资源投入,促进农业智能化、现代化。“互联网+农机推广”是农业机械化基础保证,需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其实现合理化,提高农业发展速度。本文主要阐述“互联网+农机推广”合理化实施方式,分析现下其推广模式存在的重难点,提出未来发展核心策略,从本质层面实现“互联网+农机推广”常态化。
关键词:互联网;农机推广;实施方式;重难点
农机推广肩负农机新技术引入和普及重要任务目标,针对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理念持续性进步及发展,全国范围内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多数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入驻农业生产中,通过信息技术强化装备建设条件,为农机推广工作发展注入新活力,提高农机推广效率及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促使“互联网+农机推广”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难点,需积极分析其实际形成因素,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效率,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创新改革发展。
一、农机行业特点及互联网应用
综合多方面分析考量,农机行业是最适合开展电子商务行业之一,由于生产农机产品零部件数量日渐增多,涉及行业范围较广,全国范围内供应商、销售商地区分布范围较广,需实现地区或全球化采购、生产及推广销售。上述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为农机制造产业达成供应链提供基础保证,其上下衔接畅通性决定最终效益,若想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供需关系需保证高效、协调良好发展。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不断应用于各产业中,农机行业应跟随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应用互联网特征优势,可获取良好的成效:一是提高产品展示度。网络产品可展示信息体量大,呈现方式多元化,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产品信息获取更高效、便捷。二是保证采购质量和速度。订单驱动采购模式,可保证零部件购买的精准性,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实际库存量,盘活流动资金,保证产品质量。三是改善企业服务质量。可在企业网站构建多个模块,增加用户和企业交流,掌握用户实际需求,为后续产品开发及优化提供助力。四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应构筑畅通性物流配送网络化通道,实现无死角配送服务,提高配送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和库存,满足农时紧张市场需求。五是创新领导管理理念。新技术应用,核心目的在于领导者自身管理理念,应用互联网技术于农机推广中,可逐步创新变更管理人员工作观念。农机推广过程中,选取的推广渠道较多,不仅包含电子邮件、网站广告,而且涉及建设网站及推广、搜索引擎等。
二、“互联网+农机推广”合理应用重要价值
农机推广主要是指通过试验、鉴定等服务,将农业机械及其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及产后全生命周期内,农机推广与互联网有效融合,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重要保障。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是人们赖以生存产业,随着我国人口逐年递增,对耕地需求逐步增大,促进农业机制创新改革尤为急迫,农机推广信息化、网络化十分关键。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农业发展滞后,土地整体较为分散、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技术滞后,促使农业生产环境恶化。部分区域内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下,先进农机设备应用缺乏成熟性,此类地区主要是信息化不发达,技术和设备支持不佳,农业问题无法得以改善,最终促使生产结构单一化,农户进入恶性循环中。依托“互联网+农机推广”不仅为农户提供与种植更匹配的农机,而且可及时为其种植提供先进知识,以科学态度生产种植,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提高经济增收。同时,可积极提高农户信息技术水平,与信息时代接轨,及时接受学习先进生产种植知识,依托各类信息网络平台,研究各类先进农机,熟悉掌握其应用要点,保证应用效率提高,为后续高效、快捷生产提供保证。
三、“互联网+农机推广”的合理化实施方式
从现代化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十分广泛,依托计算机技术联合通讯和网络技术,为农机推广信息共享提供路径,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效率。从农机推广实际状况分析,互联网与农机推广有效结合,可将以下几方面作为着力点:
1、注重创新抓实效,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随着各类新型农机开发推广,农机管理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加大互联网技术应用程度,注重创新实效,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功能涉及多个内容,包含购置农机补贴政策解读,新机具技术推广,并布设农机跨区域作业信息发布平台,为各类农机信息和咨询创设路径,提高现下农机利用率,减少重复性购进农机频次,提高经营户整体效益,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机械化。此外,农机推广人员可针对特定推广机型,为购买该机型或合作社构建微信群,为其提供动态化知道,在线解决农机应用中存在问题,并记录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故障点,将相关信息及时汇总反馈至生产厂家,便于与厂家优化升级技术方案,为农户提供可靠技术支撑。同时,有助于推广农机后续信息收集,以及指导农机推广试验工作,促使农机推广更具精准性和有效性,降低农户购机风险[1]。
2、强化农机推广有效性,构建网络化农机数据库、管理平台
完善的网络化农机数据库,对农机推广部门掌握市场全方位信息提供便捷,需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充分掌握当地区域内农机市场信息,针对适用于本区域内农机产品技术特征和适用范围梳理,并将机械基本信息输入,如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等,建立完善的机型数据库,有助于农机推广者动态化调用,以及农户通过推广平台查阅农机相关信息。同时,将传统农机管理信息实现联网,达成内部信息共享,将本区域内所有农机产品信息联网,农户可高效、及时查看农业机械设备状态、工作状况,有助于先进农机租赁作业实施。原有农机推广工作,需相关人员重复性入驻各个农机站、村庄,以此协调机械应用、售后等多项工作。应用互联网技术,农机推广人员可高效、快捷与多个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减少实际工作量。利用农机推广网络平台,可开展多项工作任务,日常工作可自行做好记录存储,有助于后续查阅使用。管理平台应用促使农机推广人员信息共享,实际工作落实、调动等进度跟踪,均可通过管理平台实现,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效率[2]。
3、注重监管抓行动,推广远程监测技术
为从本质层面高质量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强化对农机作业补助项目监管作业,促进互联网技术在农机作业中有效应用。推广应用远程监测系统,选取互联网与农机模式,在农机设备装设相应的监控和定位系统,实时获取作业数据至云端存储,后续自行完成数据分析及处理,自行存储作业轨迹。远程监测系统应用,为农业作业开展实际面积测算提供保证,降低作业成本,加强作业补助监管制度。
4、建立多形式培训课程,开通农机专用咨询平台
一方面,农机培训工作作为传统农机推广重难点内容,常存在人员组织难度较大,培训模式单一化等问题。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课程培训,农机推广人员可根据实际状况,预先将相关课程以小视频形式录制,上传至培训网页,便于农户在线阅读和学习。在线培训形式消除原有培训方式瓶颈,其更具生动、形象,可根据农机实际知识内容,增设多个课程板块,包含农机购置指导、操作技术、生产安全等,动态化变更知识内容,可利用视频等进行技术讲解,或通过实地分析录制短视频,解决农机使用中存在各类问题,提高农户培训参与度,增强其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农户选购、使用农机中存在部分问题,原有模式下需咨询农机专业人员,需耗损较长时间。
现下推广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咨询平台或公众号,可在线为农户使用农机问题解答,针对复杂问题可通过咨询技术人员给予反馈,针对现场是需处理问题,可及时调动区域内技术人员处理,促使农户遇见问题第一时间得以解决。为保证农户掌握关于农机相关知识,可定时通过公众号为农户精准推送相关知识或实际案例,丰富其知识体系,保证应用农机规范化、标准化[2]。
四、“互联网+农机推广”的合理化实施难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农机推广中应用获取一定成效,如对农机进行远程终端操控,且可通过计算机平台,获取农机所在区域内各项指标数据,促使操作更具精准性。该过程中,生产者可依照科学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节省大量时间及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支出。同时,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机管理中,可科学配置资源,以免出现资源利用不均衡现象。互联网技术核心特征为精准性,其展示的数据和更具客观性,为农业生产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参考数据。“互联网+农机推广”实施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仍存在部分瓶颈需突破:
(1)人员应用网络水平较低。一方面,针对农户而言,其自身网络水平较低。由于农户对新型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薄弱,受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接受新鲜事物速度缓慢,加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大量人口迁移,促使农村农户群体对互联网应用技术降低。上述因素致使农机推广工作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需综合性考量农户实际网络技术水平,一定程度约束其工作推广模式实施。另一方面,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网络水平需提升。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对农机技术知识和市场产业发展趋势熟知性较高,与农户交流沟通落实十分娴熟,但其长期将精力置于农机推广中,自身应用网络操作水平有待提升,多数推广人员对网络办公化适用性较低,对其平台操作流程熟悉需耗损较长时间。同时,为确保农机推广工作有序实施,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逐步转化工作模式,促使过渡周期延长[3]。
(2)资金不足,软硬件设施不足。互联网技术与农机推广工作融合过程中,构建多个服务平台、先进技术需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地方政府为发展区域内经济,将多项资金置于工商业、服务业等产业中,对农业关注及投入力度薄弱,农户及推广部门缺乏资金购进先进的软硬件,资金匮乏成为信息化农机推广重要制约因素。此外,由于办公条件约束,常存在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设备缺失,造成农机推广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有效性大打折扣。
五、“互联网+农机推广”的合理化实施难点对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中,提高生产效率,解放更多劳动力,促使农业生产更具现代化、智能化。从上述“互联网+农机推广”实施现状分析,仍存在部分瓶颈难以消除,影响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水平。为从本质层面解决上述瓶颈,强化人员网络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大资金投入,促使互联网与农机推广有效融合,保证更多适用性较佳的农机入驻各大区域内,保证农业生产又快、又好发展。
1、组织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化能力
由于现阶段农户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操作各类终端设备基础薄弱,影响农机推广与互联网融合有效性,为从本质层面解决该瓶颈,地方农业部门需积极组织开展农户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农户信息化能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实现信息采集监测方式,为其提供更精准服务。强化上网培训和服务,是农业农村信息化重要内容,促使农户可动态化通过手机网络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以及便于接受多元化培训方式,加大农机推广参与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开展农户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能力,需从多方面进行引导,促使其可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更多农机推广信息。强化农户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能力,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手机生产、经销及通讯上为目标主体,对农户开展手机基本技能、上网知识普及培训;二是通过市场化机制,开展农民应用手机技能竞赛;三是将满足农户群体多元化的生产与生活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强应用信息化手段便捷农户实际应用培训。四是开拓现下培训路径,组织社会力量做好培训工作[4]。
2、强化组织领导,实现统筹规划
组织领导针对一项活动开展实施十分关键,针对互联网和农机推广融合也不例外,需确定基本路线实施,为其二者融合创设良好的条件,做好各方面统筹规划。完善的组织领导可及时解决各类问题,但现下农机推广工作与互联网融合缺少领导组织领导,影响其信息化建设步伐。因此,农机推广部门需积极完善组织建设,加强组织领导,为后续二者有效融合提供保证。譬如,农机推广部门可抽调专业人员对区域内农机推广工作中应用互联网成效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基础进行创新及组织框架构建,确保“互联网+农机推广”实施在领导下落实。同时,组织建设领导时可明确建设目标,需保证成员工作落实过程中,始终以目标为着力点,农机推广人员全身心投入农机推广工作中,保证部门各项指令全面落于实处,强化组织领导[5]。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备设施
充足的资金是“互联网+农机推广”基础保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匮乏,各项基础设备设施购进不完善,影响二者融合有效性。为从本质给予资金支持,实现农机推广信息化,农业部门需积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开拓资金来源路径,一方面可积极将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保证财政资金来源持续性,另一方面需积极做好融资工作,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力量入驻,为“互联网+农机推广”提供资金保证。将上述资金汇总交由专业人员管控,成立专项资金,为后续各项工作实施提供保证。购进先进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及时引入先进的设施,如各类软硬件,并做好技术升级工作,为农业推广融入互联网奠定良好基础[6]。
4、加快农村区域内互联网建设速度
新时期背景下,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人员思想观念缺乏创新,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互联网设施建设速度较低,影响“互联网+农机推广”成效。为保证其二者融入有效性,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需加强农村区域内互联网建设,安装宽带扩大农村覆盖面,并开发更多智能化重点,满足农户多元化需求。针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构建完善的服务中心,促使网络信息质量提高。
结束语
网络时代背景下,农机推广工作与互联网技术有效融合,是农业工作发展主趋,更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农机推广”工作全面实施,需明确其合理化落实方式,从多层次、多维度建设信息化平台,为二者深层次融合提供保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实际落实过程存在部分瓶颈,需深层次掌握其形成因素,有目的性、有针对性采取解决措施,助力“互联网+农机推广”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文敬.建阳区创新发展"互联网+农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J].福建农机,2019,157(3):52-53.
[2]赵杰,张仰光.加快"智慧农机"推广工作的前景分析及对策建议[J].当代农机,2020(1):16-18.
[3]徐秀娟,吴文革,孔令聪,等.安徽省水稻机插秧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9,260(3):70-72.
[4]蒋姣丽,陈华."互联网+区块链"在广东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农业装备,2019,40(4):75-77.
[5]冯小川,郭佩佩,黄家怿.广东省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020,244(1):50-55.
[6]王维,杜晓鸣,武长江.张家口市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20(2):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