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形势分析及应急管理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 秦正发
[导读] 三防工作指的是防风、防汛、防旱,这三类是常发且影响深重的自然灾害,对此需要做好
      秦正发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应急办(三防办)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三防工作指的是防风、防汛、防旱,这三类是常发且影响深重的自然灾害,对此需要做好三防相关的组织与协调工作,针对重要水域及水利工程开展统一化的调度与管理。为进一步控制三防工作的开展实效,需要深度贯彻科学发展观,明确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防为主全力抢险,重点加强防汛防旱防风的综合治理能力。但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三防工作却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侧面印证了很多城市三防应急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对此本文便重点根据三防形势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三防应急管理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三防灾害;三防形势;应急管理策略
引言:
      某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充足且夏季降水量偏多,汛期一般为每年的4月至10月份,汛期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洪涝汛灾。同时该市境内水域支流较多,属珠江水系,密集的水域是造成洪涝灾害的另一大因素。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城市内涝,该市整体地势较为低洼,在汛期面临强降雨时汛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与社会损失。此外台风暴潮也是一个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一般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月到9月份,西太平洋或南海产生的台风都会对该市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珠江口周边地区影响最为严重,而且风灾往往伴随着汛灾一同出现。
一、三防形势分析
      正如上述所说,某市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导致三防灾害中的风灾和汛灾较为严重,为保证该市在汛期时能够对灾情予以有效控制,对三防应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该市在三防工作及应急管理方面却并不太理想,在强灾情影响下仍然面临以下几点问题,这些问题若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三防工作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1)工程隐患。该市常年有大量的在建工程,在汛期极易堵塞地下管网和行洪河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基层乡镇三防物资储备不足,投入使用情况较少,且缺乏应急抢险专业性指导,;(3)机构架构交叉。基层三防机构级别以及性质并不利于灾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展开,许多村镇级三防机构兼挂多科,专业、专职人员配备不足,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4)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城市内涝问题的形成原因不单单在于强降雨,也表现在城市本身排涝能力较差,城市街道道路皆为不透水的材料制成,地下管网复杂,加上施工影响,降水只能留存于地面无法及时排出;(5)河道管理存在不足。该市周边一些河道也存在一定隐患,如违规施工导致河道占用、封堵或损坏防洪设施等,河道周边也存在一些取水纠纷、水利工程破坏等事件[1]。
二、三防应急管理策略
(一)坚持“四个原则”
      针对该市的三防形势来看,三防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因此需要坚持四个原则,为三防应急管理予以可靠的导向。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三防中“四个原则”的第一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防工作的主旨在于控制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造成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安全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而诸如三防灾害这类突发性公共事件来说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所以单在灾害发生后采取措施永远不能实现损害的完全规避,所以安全问题通用的原则便是预防为主,通过预先性的防范手段来降低灾情发生概率,只有灾情不发生,才能真正意义上避免灾情带来的一切影响;三防应急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发挥统筹和导向作用,地方政府针对管辖地区的灾情具有组织和处理的义务,但如何加强政府机构的组织能力与灾情的控制能力,则需要加强基层的应急力量及技术力量储备,确保基层能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高效落实工作;此外由于三防工作的特殊性,灾情带来的是社会影响,而防治灾害则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对此需要明确专业救援和群众救援结合的原则,将政府抢险作为中心,同时构建社会组织和群众救灾队伍,合力加强三防应急管控力[2]。
(二)完善“四个体系”
      首先,综合利用现有的三防指挥调度网络,建立可靠的统一化、高效化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为三防应急管理工作予以可靠支持。该体系的基本负责内容便是改进各级防汛指挥机构的运行过程,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处理进行明确和规范,确保三防工作能够有序化、有效化地开展;其次,不断改进三防指挥应急体系。以灾害预防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三防基础建设以及物资设备储备力度,构建可靠可行的市级三防信息系统和三防决策支持系统,和城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110预警系统进行互联;再次,改进城市三防应急预案,合理对三防人员、设施及三防物资资源进行配置,各机构也要明确物力与人力的分配,分工细致的同时实现责任到点、到人,改善三防应急保障体系;最后,利用现有灾情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信息资源,制定完善的灾情应急防范体系,重点开展灾情应急的有关学习培训和实操演练活动等,。
(三)加强政府机构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政府机构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对此政府机构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引导能力等,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的三防应急管理机制,并奠定法律基础。同时不断强调防汛机构与职能管理机构的职能,利用三防防控机构在全局的方向来实施三防管理控制决策,合理设计三防抗灾的整体性规划,提高三防应急管理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四)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三防应急管理有效性
      三防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通常较为复杂,对于技术具有一定要求,只有保证技术水平能够达到要求,才能有效加强灾情防控效果。首先,可以对洪水进行资源化利用,结合水库下游受益地区更低变化与用水要求来看,需要针对水库的功能进行确认,将水库的功能性进行转变,转变为供水的同时将流域作为单元,分析水库群的整体调度管理方案,加强水库群的蓄水抗洪效果。同时城市地区还可以运用人工湖、人工湿地、给排水工程等设施来提高雨水的拦截、蓄水、排水力度,在提高城市地区防洪抗灾能力的同时也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提高城区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其次,需要构建完善的防洪排涝影响评价制度,在工程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往年数据和气候特点等对防洪安全进行有效评价,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洪排涝方案,让洪水能够及时排出;再次,构建洪水风险管理与洪水保险就在体系,构建全市防洪保护区域的洪水风险图,加强防洪抗灾的宣传力度,构建洪水保险救灾机制,保证在受灾之后能够快速恢复社会稳定发展和居民恢复生活,在此同时降低重大灾情下的财政支出压力,更有助于三防灾害之后迅速恢复城市发展与生产;最后,加强三防灾情预警机制、技术与设备引进、抗灾理论研究力度,同时建立系统化的救援抢险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3]。
结束语:
      三防应急管理是面临三防灾害风险城区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政府机构需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改进基层指挥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城市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陇军,王启利.对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J].经济视野,2015:449.
[2]韩刚. 美国市县级应急管理经验对深圳三防应急的启示[J]. 中国防汛抗旱,2019,29(11):75-80.
[3]殷宇冰,黄铁苗. 建立重大灾害防控长效机制的基本思路[J]. 开放导报,2020(02):101-106.
[4]郭光祥. 广州市三防形势分析及应急管理策略研究[A].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20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