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曼木·吾甫尔
阿克苏地区乌什县英阿瓦提乡文化站 843407
摘要:文化一词有着较为广泛的含义,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需求也越发趋向多元化,于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群众文化管理工作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与群众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是社会文化表现的具体形式。基于此,文章从群众文化创新、管理等多个环节展开论述,希望为提高全体公民道德水准、促进社会谐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群众文化;理念创新;管理创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备受工作、学习及生活的压力,难以避免会产生负面情绪,需有更好的途径宣泄心理压力,为此,群众文化随之建立,并且成为人们宣泄负面情绪、体验身心愉悦感的重要途径[1]。群众文化以群众为主体,为更好的满足人们精神文明需求,成为由精神文化作为支撑的一种特殊情感表达方式,所以,在新时期视域下,群众文化管理与创新也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1.创新群众文化管理的理念,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
人民群众作为群众文化的受众者,只要有群众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直接体现社会文化现象,既涉及到群众文化工作、事业、生活,还与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由于不同地区民族间群众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群众文化也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践行群众文化管理工作时,应以积极性、娱乐性为主,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与前进的核心力量,既是祖国发展硬性建设的前提基础,又是软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前提下,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也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在群众文化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推进社会迈向现代化发展步伐[2]。总而言之,群众文化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势,在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方式的同时,也可使公民道德水准得以有效提升,进而满足和谐社会的建设需求。
现如今,群众文化整体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加之群众文化基础建设管理的突破性进展,为提高群众文化管理质量奠定基础。在一部分偏远地区,发展现状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管理建设也处于初始阶段,但城市群众文化管理建设已日益完善,公民道德水准也得到有效提升。面对这种现象,就要认真分析群众文化管理机制问题,从提高基层地区公民道德水准做起,重点解决目前群众文化管理过程中的矛盾问题。
2.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活动,是提升公民道德水准的重要举措
目前在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不仅会推动各座城市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有效带动周边乡镇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涉及范围广,在历史、政治、经济、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均有涉及,属于文化活动的同等范畴内,加之丰富的群众文化形式,使群众文化内部机制更具复杂性,进而提高了群众文化的管理难度。那么在优化群众文化管理质量的同时,就需从各个层面着手,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3]。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管理人员要用发展眼光去看待群众文化,并在群众文化管理中投入必要的精力与时间。
2.1创新群众精神生活,是提升群众文化管理质量的重要目标
群众文化是各个人民群众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首先,要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各式各样娱乐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在参与过程中丰富自身精神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道德水准。其次,文化精神层面的发展空间较大,通过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效率,提高群众意识,一般来讲,要想使群众形成自我意识,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及文化交流形式的促进性作用,使人民群众在文化交织的生活环境中,领悟自身文化修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公民日常行为举止也会受到文化活动的影响,逐渐提高公民道德水准,在此种有利条件的作用下,就可积极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模式,对提升群众文化管理效率有尤为深远的意义。
2.2保持并传承各民族文化,是群众文化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众文化起源于人民群众,发展于人民群众,同时也受益于人民群众。通常来讲,人民群众日常行为是文化起源的重要体现。群众文化不仅体现在农民们的田地之间,还可在农民日常生活中及工作中凸显,因此,民间文化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群众在劳动过程中,所得到的不仅仅是劳动成果,更是劳动过程中的重要体会,此种劳动体会难以用语言表述,是群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民族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群众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并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还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使人民群众在自身参与中,更好的释放负面情绪,并在乏味的生活中培养乐趣,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事。在这种朴素群众文化的影响下,为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做好群众文化档案管理,是提升群众文化管理理念的前提基础
群众文化在实际开展环节,从文化活动组织到结束,全过程均要对图片、文字等相应内容进行存档,通过此举,就可在短时间内更为方便的查阅相关资料,优化传统文化管理形式。利用纸质文件,既浪费时间,又无法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效性;而采用多媒体进行群众文化档案管理工作,可在节约空间、时间的基础上,避免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群众文化管理效率[4]。此外,利用档案存档,还可有效保障资源的安全性,避免纸质档案因破损无法修复等问题的发生。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推进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管理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而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群众文化平台,促使群众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发展。此外,强化群众文化活动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需细化各个管理工作环节,在提高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推进群众文化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董宏波, 李晓琴. 浅析群众文化的组织管理与发展[J]. 卷宗, 2019, 9(009):267.
[2]陈德向.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点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9.
[3]俞萌萌. 基于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J]. 赤子, 2019, 000(008):50.
[4]夏国钦, 张峰.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发展方向思考[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