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思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王文伟
[导读] 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王文伟
        浦北县福旺镇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站 535311
        摘要: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群众。文化建设不但直接联系到基层群众,还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对基层民众来说,而做好基层民众文化建设,能够对下一代人产生有效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研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手段。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引言: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审美格局,继承当地的优秀精华,长久存在,历久弥新。而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出发点一定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现实情况,保证解决措施能够有效符合人民利益,促进进步。
        一、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
        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持久发展、长远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不断传承。近年来我国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掘更加关注,文化建设也写入了国家的政策发展中。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先进大国,这就需要以人民大众为基础,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同样也能增强群众对外来文化的甄别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人民群众思想的国际化现代化。
        (二)促进国家经济、政治建设
        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三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对中华民族、对国家的荣誉感、使命感,从而为国家贡献力量,促进国家整体环境的稳定。这也为国家展开经济政治的建设提供了文化支撑、思想基础。人民对国家政策的响应更加积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
        (三)提高国家的国际声誉
        在西方对华的偏见中,存在对中国人民素质贬低的行为和思想,部分场所甚至用中文标明禁止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这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损害。而增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高群众素养,让群众展现出高素质高修养的积累,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能够有效提高中国在国际中的评价与声誉,为中国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家园中重现光辉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路径的分析与思考
        (一)招揽、培养文化建设人才,起引领发挥作用
        我国的基层文化部门做好宣传工作最根本的条件是拥有文化建设的优秀人才[2]。因此一方面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实际情况,问询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再根据部门、国家的要求做出调整,设立出台有效合理的规定,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建文化宣传队伍,深入人民群众,定期开展宣传。同时还需要对当地有潜力的人才吸纳培养,挖掘尽可能多的人才,定向定期对相关的人才加以辅导。面对基层的企业职工,相关负责的文化建设部门应当注重定期组织企业职工的文化建设学习活动,有效在企业内部形成文化氛围,帮助企业文化的建立,对外招揽优秀的文化建设人才,结合具有潜力的挖掘出来的人才。为了促进基层文化建设部门的结构组织更加完整,可以结合当下适用范围广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培养基地,完善人才信息数据库,形成分级制度、阶梯管理的培养模式。对基层文化建设部门的人员层级分布也需要加以调整,改变僵化局面。传统的层级分布较为严格,导致内部文化建设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晋升上而不是对人民群众特色文化的普及。

新的部门管理应当更加突出优秀人才的引导作用,但同时也需要形成团队,每一名部门人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国家抽调款项,基层部门完善文化建设设施
        首先需要明确基层文化设施的组成内容[3]。主要有基层文化活动场地、基层文化服务内容、形式需要的资金、相关活动人员等等多方面,而很多地方文化设施建设不能得到完善是因为资金不充足。国家一方面需要预估当地需要的款项额度,下发财政拨款,另一方面需要监察小组前往地方调查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出现贪污腐败的问题,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够落实到位,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对基层文化建设相关的政策也需要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家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可以在当地建设文化馆,丰富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为文化间色的展开提供有效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开展览,宣传当地特色文化的同时介绍其他地区的文化精髓,展示文化产品,一定要与群众的文化需求紧密结合,达到群众对文化素养提高的标准。在企业环境中,可以由企业的负责人员和文化部门联系沟通,在企业范围内开展文化宣传。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科学技术,因此可以在当地兴建科技馆,定期开办科技展览活动,鼓励中小学生由家人带领参观,了解科技,丰富人民生活。目前处于和平年代,文化创作也呈现井喷形势,因此文化部门要鼓励基层文艺工作者积极写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二文化素材以供阅读。对于外来文化应该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以最大程度保留当地特色文化为核心要素,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进步与文化交流。文化离不开历史,可以完善当地的历史宣传建设,促进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从历史发展中寻找渊源和脉络。
        (三)联合其他地方部门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传统的宣传模式往往十分单调,消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因此需要研究新模式新方法[4]。基层文化建设部门可以在节日结合节日特色开展相关的新形式,例如在元宵节可以用猜灯谜的方法介绍当地的特色文化,在七夕节可以让情侣共同参加当地特色的双人文化体验活动,而中秋节可以人民群众开展大型的月饼制作比赛,让群众现场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月饼种类和口味,也能够增进当地的群众和睦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筹备时也能够提高文化素养,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才艺比赛可以不限年龄报名,更多的评比集中在岁当地文化的理解与创新上,电影放映可以与群众参与性质的演出结合,激发观众的积极性与好奇心,促进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文化建设部门可以和水利部门、地税部门联动,了解当地的水利文化、税收文化,开展线上教育、线上普及活动,借助互联网扩大知名度和宣传力度。例如浙江杭州当地有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与之相关的故事众多,而且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象征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精神品格,因此基层群众文化部门可以就此展开宣传。定期带领中小学生前往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对地区文化的自豪感,并能充分了解当地长久的历史渊源。可以和水利部门合作推出介绍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剧,鼓励人民前往剧场观看,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促进国家经济、政治建设、提高国家的国际声誉三大方面,而对应性的路径措施有:招揽、培养文化建设人才,起引领发挥作用、国家抽调款项,基层部门完善文化建设设施、联合其他地方部门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三大手段,通过这些分析能够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帮助更多的地区成功开展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奕新.新时期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8(03):58-59 。
[2]胡本春.试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有益补充——以吉林省长春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个案 [J].长春大学学报.2020,09(03):47-48。
[3]张波.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 群众的紧密结合——浅议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探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J].网络财富. 2019, 06(09):36-37 。
[4]吴琳,张敏,刘丹.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原则与实践途径——以吉林省为例[J].桂海论丛. 2020,01(05):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