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建设中森林抚育经营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 4月 11期   作者:  宋福振 辛海港 邱鹏 王存荣 王启帅
[导读] 随着社会经发展,人们愈加关注生态环境,森林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重
        宋福振  辛海港 邱鹏 王存荣 王启帅
        肥城市牛山林场 山东省泰安    271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发展,人们愈加关注生态环境,森林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林业建设应加强对森林抚育经营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深林资源,进而使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出更大价值。本文分析加强林业建设中森林抚育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关措施,希望对提高森林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林业建设;森林抚育经营;价值
        虽然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是其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并且人均占有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十分之一,基于我国生态服务功能较差现状,林业建设加大人工造林力度。但是人工林存在一定弊端,如生物多样性较少等。这就要求现代林业建设需要加强深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促使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进而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林业建设中森林抚育经营的重要作用
        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与中心任务是森林抚育经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维护森林生物多样性、改善木材产品供需结构以及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一)提高森林质量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人工造林活动逐渐频繁,人工林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由于没有加强中、幼林抚育以及森林经营工作,因此导致森林抚育经营出现诸多问题,如重采轻育、重量轻质以及重造轻抚等,严重影响森林质量,致使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率增加,难以发挥其生态功能以及经济功能。此外,森林长时间缺乏抚育经营,会给树木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单位面积蓄积量还会因此降低。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质量下降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原因之一。基于此,加强保护森立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可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能够使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促进森林质量提升[1]。
(二)增加森林碳汇
        碳汇是指森林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采用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的过程。碳汇林业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主体,具有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每1m3林木能够吸收1.83t二氧化碳。因此,只有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才能应对气候变化,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进而增加森林碳汇。
(三)维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以及维持地球生命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森林抚育经营措施可使森林生物多样性得到维护,而生物多样性能够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优化,还可作为衡量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森林抚育经营措施对森林生物多样性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天然林以及天然次生林被破坏,人工造林不利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二,人工造林类型为速生丰产型人工纯林,缺乏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的能力。其三,以经营为主,为追求经济效益营造单一物种的森林景观,使生物遗传多样性有所减退。此外,生物多样性还会受到抚育间伐影响,不同间伐强度以及间伐方式都是关键影响因素[2]。若森林树种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则间伐干扰会使杂草大量繁殖,而间伐强度对森林内小气候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森林内会出现大量喜光植物。由此可见,采取行之有效的森林抚育经营措施,除可维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外,还能够使现代林业建设需求得到满足。


(四)改善木材产品供需结构
        通过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对幼林进行阶段性培育与改造,可调整森林结构,改善其周围生态环境,并且还能够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木材产量与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森林抚育经营不仅对生态环境具有改善作用,还可使其经济发展体系拥有更加科学的循环模式。木材生产使国民经济需求得到满足,因此解决木材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能够促进木材市场运营向着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五)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森林资源建设以及林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并且具有长期性特点。因此,有效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十分必要。森林面积较大,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不可避免在管理上出现一些漏洞。而加强森林抚育经营,能够填补管理上的漏洞,其不仅是巩固绿化成果的有效渠道,还能够对林业产业进行保护[3]。
二、现代林业建设中森林抚育经营的主要渠道
        加强森林培育,促进林木健康生长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森林抚育经营措施。就现代林业建设而言,更加提倡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因此,应摒弃传统粗犷型森林生产经营模式,转变森立发展观以及经营理念,站在生态学角度,重新审视森林价值,并以现代林业经营理念为基础,采取科学、有效地抚育经营方式,促进森林资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一)采取分类经营
        使森林特定林种的特殊效益发挥,并兼顾其他方面效益的模式即森林分类经营。可根据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公益林以及商品林,同时根据二者不同特点开展抚育经营工作。例如,商品林应以造林为主,以抚育经营为辅,进而提升林分质量。而公益林则注重封山育林,辅以改造林分,使其形成自然混交状态。以林种与立地潜力作为基础,根据功能需要,采用科学经营、定向培育方式,实现分类经营,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二)运用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
        近自然经营理念主要是通过分析与利用森林的自然动力,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固有结构与功能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抚育经营方式,同时根据森林自身适应程度,将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与之相结合,进而开展经营活动,促进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森立抚育经营过程中,依照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应结合林木生长环境以及森林演变规律,所采取手段与措施应符合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目标,并且还应利于森立资源保护与利用。
(三)抚育对象
        森林抚育经营主要包括割灌、修枝、间伐以及卫生伐等几部分内容,并且需要在幼林郁闭至进入成熟林封育前进行[4]。其中,割灌与修枝主要是在中、幼林阶段开展,将阻碍林木正常生长的灌木、杂草以及藤条等进行清理,同时将不良整枝、影响透光通风的枝条进行修剪。抚育间伐需要根据林木培育目标以及林分生长规律,将部分林木伐除,并将影响保留木生长的杂草、灌木割除,通过调整林分密度与树种组成的方式,促进林木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卫生伐是将丧失培养价值或遭受自然灾害的林木伐除。
结束语:总而言之,加强森林抚育经营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生态效益,推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就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状况来看,虽然林业资源总量较多,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林业资源较世界平均水平低。因此,只要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升森林质量,才能提升林业管理水平,将森林功能发挥至最大。
参考文献:
[1]张俊威.低碳经济下森林抚育经营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36):84-85.
[2]陈海峰,陈少香,万曦,肖炼.基于近自然经营理论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热带农业工程,2020,44(05):103-105.
[3]彭检贵.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效果动态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20,{4}(01):62-69.
[4]乔王铁.新时期森林抚育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02):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