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环
湖南省恒信立档案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200
摘要: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中,档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工作,其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价值的体现,阻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为此,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已是必然趋势,高等学校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以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实效性。本文先论述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迫切性,并在分析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措施予以探析,旨在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引言:高等学校的档案是学校建设发展改革过程中所积攒下来的一些宝贵材料,对学校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下,档案资料越来越多,资料类型也更为丰富,有图片资料、文字资料,也有视频资料,面对越来越多的档案资料,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不断增加,加之档案管理理念与方法落后,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问题,从而影响到档案资源价值的发挥,这也就违背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初衷。所以,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还能对档案资料的价值进行更深入地挖掘,进而促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迫切性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指的是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进行革新,转变以电子信息档案为核心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应用价值,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如今,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高等学校更要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其迫切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更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料,高等学校的档案有着重要的价值,这一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一方面,在有的部门与单位要求提供档案时,除了会要求纸质档案以外,还会对电子档案有一定需求,其目的在于完善档案信息,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价值;另一方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更有助于档案信息的跨区域流动,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的需求[1]。可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相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对促进自身的发展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如今,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以往的档案管理理念与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则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现状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根据高等学校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来看,在现代化建设中仍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单一、人员素质不高等,使得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碍。首先,档案管理理念落后。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高等学校的档案管理理念较为落后,普遍是纸质档案的手工管理,即便会使用到现代信息技术,但仅起到一些辅助作用,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影响到档案服务质量;其次,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各个学校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所形成的档案资料也是不同的,如果可以将各个学校的档案资料予以整合,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那么势必可以发挥出更加的应用价值。但受到学校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数据资源的共享难以实现,这对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高等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只懂纸质档案的手工管理方法,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够熟练,导致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难以顺利推进[2]。
三、高等学校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视
科学的管理理念是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对高等学校而言,在实现档案管理为现代化建设中,应先从转变观念入手,尤其是学校领导一定要树立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重视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并且能在资金与政策上予以支持。此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还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学校能加大宣传工作,让师生能了解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并认识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实现这一目标,为学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有了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之后,还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这是保证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实际的建立中,学校要从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出发,依据《档案法》和相关的一些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并要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予以调整和完善。例如,要对档案管理中的责任予以明确化,保证整个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落实[3]。
(三)引入科学技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在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对此,高等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以便更好地开展数据库与各种档案资源的构建。例如,在有了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之后,学校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就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库,并根据档案的类型将其分为音频类、照片类与纸质类,或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划分为科研类、学生类、行政类和教师类等,这样更有助于档案管理价值的发挥[4]。与此同时,还应借助科学技术对学校档案资源的价值予以挖掘,最大限度利用这些资源。
(四)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作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简单来说,学校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掌握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还需要熟练掌握信息分析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此,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具体可以通过讲座、外出学习、分享交流会等形式进行,以促进他们业务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提高,进而为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结束语:总之,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除了要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力度,还要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以保证他们能树立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从而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向阳.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措施[J]. 商情, 2020, 000(017):72.
[2] 潘亚玉. 试论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新模式[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0).
[3] 侯晓红. 高等院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理论探讨[J]. 山西档案, 2019(S1):62-63.
[4] 应朝霞. 探索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路径[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1):8-9.